讓賣家找上門
點擊 1210回答 0
2014-03-25 18:59
關于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問題的思考 已關閉
懸賞分:0
農產品加工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關鍵環節。它的發展,在促進農民就業增收、農業增值增效、農村繁榮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及今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結合工作實際,深刻分析農產品加工業面臨的機遇挑戰,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和目標任務,進而提出基本思路和對策措施,對于推進我國農產品加工業持續健康發展,打造農產品加工業“升級版”,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促進“四化”同步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我國農產品加工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世紀以來,我國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2003-2013年,農產品加工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從2.63萬億元增加到17萬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成為國民經濟中最具成長活力的產業之一。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面臨著一系列重大機遇,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期。
一是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落實,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新世紀以來,中央制定的各項“三農”政策逐步向農產品加工領域覆蓋;2002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2012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農產品加工增值稅和所得稅優惠范圍逐步擴大,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政策啟動實施;今年中央1號文件強調支持糧食加工業,支持農民合作社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發等,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強大動力。國家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肯定非公有制經濟的平等地位作用,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積極發展混合經濟,將大大消除體制束縛和障礙。特別是在深化農村改革方面,推進土地、戶籍和補貼制度改革,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進入農業,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鼓勵承包經營權向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流轉,為農產品加工業融資、用地、建基地等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是“四化同步”推進和城鄉發展一體化,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條件支撐。近年來,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工業化、信息化技術廣泛應用,推進了加工設備的集成化、智能化、高端化;城鎮化的推進,為企業間分工協作、做大規模、集聚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國家補齊農業現代化短板,為農產品加工業贏得更大重視和支持提供了良好契機;城鄉發展一體化,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農產品加工業平等享受便捷服務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是消費結構快速升級,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供了旺盛的市場需求。從國際經驗和規律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往往也是農產品加工業高速成長的時期。當前我國正處工業化中期,城鎮化率達到52.37%,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進入工業、服務業和城鎮,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加工品消費大幅度上升,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內生動力。
五是農業發展形勢持續向好,為農產品加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應。近年來,我國糧食十連增,2013年糧食產量超過1.2萬億斤,比上年增產2.1%;菜籃子產品持續發展,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產量分別超過7.2億噸、1.5億噸、0.8億噸和0.6億噸,分別比上年增產2.3%、0.7%、1%、4.4%,為農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六是全社會關心關注氛圍日益濃厚,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供了積極的助推作用。由于農產品加工業產業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基礎支撐作用大等特性,日益受到各地重視和政策支持,行業指導服務逐步加強;由于農產品加工業具有長期和穩定回報、蘊藏價值巨大、政策相對優惠等鮮明特點,社會力量加大了資源要素投入;由于農產品加工業具有就地收購、就地加工、帶動就業等好處,深受農民的歡迎和熱情參與,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在看到機遇和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農產品加工業依然大而不強,進一步加快發展仍然面臨著不少困難問題。從自身看:一是專用原料缺乏。多年來,我國農產品生產主要以滿足鮮食為主,加工專用品種的選育和原料基地建設滯后,對原料混合種養、混合收購、混合加工現象嚴重,農產品加工企業生產普遍面臨原料品質一致性差、專用原料供應難以保障等問題,直接影響到加工制成品的質量和效益。二是初加工水平低。我國農產品儲藏、保鮮、烘干等初加工設施簡陋、方法原始、工藝落后,糧食、馬鈴薯、水果和蔬菜的產后損失率分別高達7-11%、15-20%、15-20%和20-25%。三是技術裝備水平落后。大部分企業沒有建立研發機構,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很難吸引和留住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技術裝備主要依賴進口,產業發展受制于人。四是結構布局不夠合理。目前我國有農產品加工企業40萬家,規模以下企業數占總量的80%以上,年銷售收入超過500億的企業只有4家,超過100億的只有21家。從外部看:一是稅賦重融資難。農產品加工企業平均稅負約占銷售收入的8-10%,而利潤僅為銷售收入的3-5%。企業貸款利率一般要在國家基準利率6%的基礎上再上浮30-40%,融資成本居高不下。二是生產成本上升過快。加工成本上升但產品價格不升,企業利潤微薄,有些企業因此而采取偷工減料和降低產品質量的方法維持運行。三是出口難度加大。國際經濟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種壁壘頻繁設立,加上人民幣增值,農產品加工業“走出去”困難和風險增多。四是行業引導能力和公共服務不足。長期以來,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既缺乏有針對性的扶持和引導,也缺少健全的信息、技術、市場、融資等公共服務體系。
二、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任務
促進農產品加工業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準確定位,明確方向和目標任務,努力打造“升級版”。
(一)發展定位。農產品加工業的地位作用主要體現了“四個重要”:一是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F代農業是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產業,沒有農產品加工業就沒有現代農業。通過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能使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按照加工需要組織生產,集成利用現代要素,促進農業的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能使農業注入資金、技術、管理、人才、設施等生產要素,增強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能使農業上下游相關產業、相關環節有機融合,帶動相關配套產業聯動發展,促進種養加、貿工農一體化;能使農產品加工層次、科技含量、質量等級和品牌優勢得到發揮,實現農業增值增效,促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二是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渠道。農產品加工業從業人員中70%以上是農民,為農民人均純收入貢獻了9%,為農民在其他一些增收渠道邊際效益遞減的情況下開辟了新的增收空間。很多地區的經驗表明,通過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可以緩解農產品賣難問題,減緩價格波動,實現農民充分就業;可以延長農業的產業鏈、就業鏈、效益鏈,實現農民多層次多渠道增收。三是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一些農村凋敝衰落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缺乏產業支撐,缺乏對本地特色優勢農產品的開發利用。通過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農產品和勞動力兩大優勢資源的快速整合,有利于形成農村資源高值化利用和內生發展的優勢;促進農業分工分業,有利于帶動農業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人口聚集和公共設施建設,有利于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生態條件。四是推進“四化同步”和城鄉一體化的重要途徑。城市和工業不會自動帶動農村和農業,需要特殊產業作為媒介搭建起橋梁和紐帶。通過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能夠留住農村資源要素,緩解農村“三留守”和“空心村”問題;能夠吸引城市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要素向農村回流,承接城市和大工業的輻射帶動;能夠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要求和安全、健康消費需要。從而有利于在總體上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更加體面地勞動,更有尊嚴地生活。
?。ǘ┗驹瓌t。主要是:堅持市場決定,政府調控。堅持市場需求導向,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尊重企業與農戶的市場主體地位和經營決策權,繼續加大宏觀引導和政策扶持力度,調動企業、農戶和社會各方的積極性。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探索適合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品種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途徑,鼓勵和支持各地和各類市場主體采取多種形式創辦農產品加工業。堅持改革創新,完善機制。既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聯結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基地和農戶、建立緊密利益關系的組織形式,也要大力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興辦農產品加工業。堅持重點突破,協調發展。以促進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實現重大裝備技術突破為重點,加強技術研發體系建設,強化協同攻關,加快實現加工各環節、各領域協調發展。
?。ㄈ┠繕巳蝿铡A幍?020年農產品加工業加速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自主創新,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提高質量安全水平,降低資源能源消耗,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年均增長15%以上的目標,并在六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著眼于產后減損,在農產品初加工能力上實現重大提升。積極爭取擴大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的資金規模和實施區域,惠及更多地區的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項目實施和示范帶動,大力提高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能力水平,促進農產品大幅減損增效。
——著眼于提檔增值,在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上實現重大提升。篩選、主攻和推介一批國內國際領先的農產品精深加工新裝備、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不斷推動農產品加工向縱深發展;通過縱向和橫向延伸產品鏈、價值鏈和產業鏈,實現農產品多重轉化增值。
——著眼于節能減排,在副產物綜合利用能力上實現重大提升。研發推廣相關技術和加快環保設施建設,解決能耗偏高、排放偏多、污染偏重等問題;通過“吃干榨盡”各種加工副產物和農業剩余物,加強資源化利用。
——著眼于技術創新,在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創新能力上實現重大提升。整合科研力量,對重大關鍵共性技術進行聯合攻關、集成攻關,破解一批技術瓶頸問題;通過搭建內部技術交流和信息共享平臺,造就一批技術創新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
——著眼于產業集聚,在農產品加工集中區輻射帶動能力上實現重大提升。引導企業向優勢產區集中,形成一批相互配套、功能互補、聯系緊密的產業集群;通過加工專業品種篩選推廣和企業的帶動,建設一批專用原料基地和優勢加工體系。
——著眼于品牌培育,在農產品加工業市場競爭能力上實現重大提升。培育壯大骨干企業,打造一批創新能力強、加工水平高、帶動作用大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積極培育一批產品競爭力強、市場占有率高、影響范圍廣的知名品牌,培育和保護一批“中華老字號”,用品牌引領質量管理,用品牌保證人們對產品質量的信心。
三、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科學發展的基本思路和對策措施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以保障主要農產品加工品有效供給和拓寬就業增收渠道為目標,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質量效益為核心,以改革創新和科技進步為動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大力推進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工“三個領域”協調發展,按照更加注重改革創新、更加注重質量安全、更加注重資源環境、更加注重科技人才“四個更加”的要求,加快構建完善的政策扶持、科技創新、人才支撐、公共服務、組織管理等“五大體系”,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由總量擴張向轉型升級、由資源消耗向創新驅動、由分散無序向集聚發展的“三個轉變”,努力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科學發展,為實現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第一,多種政策工具并用,大力推進建立農產品加工業政策扶持體系。以財政補助為導向,以稅收政策為杠桿,以金融支持為主體,利用財政資金撬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形成四兩撥千斤的放大效應,努力推動農產品加工業扶持政策的創設。重點是:積極制定我部指導性意見,帶動各地制定相關政策性文件。積極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確保農民建得起、用得上、長受益。積極爭取購機補貼,加快提高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水平。積極爭取稅收優惠,推動增值稅改革轉向農產品加工業全行業,力爭將主食類產品加工納入所得稅優惠范圍。積極爭取金融支持,推動農產品收購資金納入國家政策性銀行支持范圍,鼓勵社會資本以市場化運作方式成立農產品加工業擔保機構。積極推動金融支持項目落地,為企業搭建方便快捷的融資平臺。
第二,多層技術平臺并用,大力推進建立農產品加工業科技創新體系。以研發體系為龍頭,以集成基地為平臺,以推廣應用為重點,努力形成靠得住、用得上、可依托的技術創新骨干力量。重點是: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業技術研發體系建設,努力構建“產學研用”研發創新平臺。加快推進技術集成基地建設,爭取早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加快推進成熟技術示范與推廣,選擇10個重點省區開展農產品加工技術走進基層活動,建立一批技術示范基地。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標準在引導規范行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加快推進實施主食加工提升行動 ,大力培育示范企業和產業集群,展示推介主食加工技術、裝備、產品,進一步加強主食加工理念和常識的宣傳普及。
第三,多元人力資源并用,大力推進建立農產品加工業人才支撐體系。以經營管理和科技創新人才為重點,以技能型人才為基礎,努力培養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善于實戰的人才隊伍。重點是:培養經營管理人才,培養造就一支具有世界眼光、經營管理水平高、熟悉國家產業政策、熱心服務“三農”的企業家隊伍,加快建設一支優秀的企業經營、管理和市場開拓人才隊伍。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加強領軍型科技人員和創新團隊建設。培養職業技能人才,著力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生產能手和技能人才的培養。培養實用人才,結合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打造農產品加工業實用人才隊伍。
第四,多種方式方法并用,大力推進建立農產品加工業公共服務體系。以政府機構為統領,以社會組織為主體,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努力提升行業公共服務水平。重點是:加強市場服務,繼續支持辦好“中國農洽會”和特色加工產品“進城入市”試點。加強信息服務,強化行業運行監測分析,健全國際標準跟蹤渠道,完善數據庫與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行業組織服務,加快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服務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國際合作服務,積極推進政府間投資貿易培訓和技術交流合作,鼓勵支持企業采取多種形式到境外直接投資、參股并購國際農產品加工和貿易企業。
第五,多種治理措施并用,大力推進建立農產品加工業組織管理體系。以強化職能為核心,以機構建設為依托,以充實隊伍和手段為基礎,進一步理順體制機制。重點是:加強機構隊伍建設,切實加強農產品加工業的組織領導。加強職能建設,充分發揮農業部門農產品加工業規劃指導、監督管理、協調服務的職能作用,精心擬定發展戰略、政策、規劃、計劃并指導實施。加強自身建設,堅決反對“四風”,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努力建設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系統,調動各方面力量,匯聚為民服務、促進發展的正能量。
總之,農產品加工業是朝陽產業,也是萬歲產業,只有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改革創新、真抓實干,才能推動農產品加工業跨越發展,為實現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做出貢獻。
問題補充:
農產品加工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關鍵環節。它的發展,在促進農民就業增收、農業增值增效、農村繁榮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及今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結合工作實際,深刻分析農產品加工業面臨的機遇挑戰,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和目標任務,進而提出基本思路和對策措施,對于推進我國農產品加工業持續健康發展,打造農產品加工業“升級版”,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促進“四化”同步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點贊 0舉報收藏 0分享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