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生用外治癰腫痰核等諸多功效,那么,市場上常見的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旱半夏、水半夏的區別有哪些?
植物來源不同
旱半夏:為天南星科半夏屬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塊莖。(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都屬于旱半夏的炮制品)
水半夏:為天南星科梨頭尖屬植物鞭檐梨頭尖Typhonium flaglliforme (lodd) BL的干燥塊莖。
炮制方法不同
旱半夏有四種常用炮制方法
清半夏:是生半夏用20%的白礬為輔料經過炮制而得。 姜半夏:是生半夏用生姜25%,白礬12.5%為輔料經過炮制而得。
法半夏:是生半夏用甘草15%,生石灰10%為輔料,經過炮制而得。
水半夏:僅有制水半夏一種規格。是生水半夏用生姜18%,白礬20%為輔料經過炮制而得。
外形特征不同
生半夏:呈類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徑1~1.5厘米。表面類白色或淺黃色,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周圍密布麻點狀根痕, 下面鈍圓,較光滑,質堅實,斷面潔白,富粉性。氣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清半夏:其形同生半夏。但質脆,斷面略呈角質樣。味微澀,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其形同生半夏。但表面棕色或棕褐色,質硬脆,斷面淡黃色,常具角質樣光澤。氣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法半夏:呈類球形或破碎成不規則的顆粒狀。表面淡黃色、黃色或棕黃色,質較松脆或硬脆,斷面黃色或淡黃色,顆粒者 質稍硬脆。氣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水半夏:多呈斜矩圓形,上端有凸起的葉痕及芽痕,下端略尖似梨頭呈黃白色,角質狀。微有麻辣感。
功效不同
生半夏:辛溫有,生用對口腔、喉頭和消化道粘膜有強烈刺激性,可致上述部位腫脹,疼痛,失音,流涎,呼吸困難,甚至窒息而死。偏重于祛風,散瘀,消癤腫,多外用。內服用于治療惡性腫瘤。
姜半夏:善于和胃止嘔,祛寒痰,鎮咳,蠲飲。
清半夏:長于清風痰,化飲,散胸痞,降逆止咳。
法半夏:溫性低,長于祛痰止咳,除濕濁等。
水半夏:具有燥濕化痰止咳之功,但無降逆止嘔之效。多用于治療咳嗽痰多、支氣管炎。化痰止咳水半夏可代替半夏,用于降逆止嘔,消痞散結時水半夏不能代半夏用。
旱半夏與水半夏,雖來源相同或相近,但其加工炮制方法不同,臨床運用有別,價格差別大,水半夏是半夏的偽品,在中藥飲片的生產、經營、使用環節中絕不能統稱為“半夏”,絕不能混淆、代用,唯利是圖,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為標準,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為準繩,準確定名,辨證運用,合理定價,才能確保臨床運用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