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賣家找上門
|
玉竹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橫走,肉質黃白色,密生多數須根。葉面綠色,下面灰色。花腋生,通常1~3朵簇生。原產我國西南地區,但野生分布很廣。耐寒,亦耐陰,喜潮濕環境,適宜生長于含腐殖質豐富的疏松土壤。玉竹的根莖可供藥用,中藥名亦為玉竹,秋季采挖,洗凈,曬至柔軟后,反復揉搓,晾曬至無硬心,曬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曬干,切厚片或段用。
生長習性
玉竹種子為上胚軸休眠類型。胚后熟期要求25℃左右的溫度,上胚軸需要低溫階段才能打破休眠。種子播種后,第1個夏季只長根,不出苗,直至次年4月才長苗。
玉竹根狀莖存活時間為3年或4年,超過這個時間則會腐爛。秋季栽種的玉竹,于次年3月--4月萌芽,萌芽后至出苗的這一段時間,生長較為緩慢,莖稈也較弱。5月--6月,氣溫逐漸回升,莖葉生長迅速,并能現蕾開花。7月高溫季節,地上部分生長減弱,而根狀莖生長加快。種植后的第2年,植株長勢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差,經不起高溫季節直射陽光的照射。第3年,植株長高,莖稈有所增長,根狀莖發育較快,生長力較強。第4年,地上莖稈增多,生長很快,郁閉度增大,根狀莖在地下縱橫交錯。
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玉竹耐寒,耐陰濕,忌強光直射與多風。喜陰濕、涼爽氣候,種植地宜選背風向陽、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疏松、土層深厚的沙質壤土。忌在土質黏重、瘠薄、地勢低洼、易積水的地段栽培。忌連作,以防止病蟲害發生。前茬最好是豆科植物。選地后,先施入有機肥作基肥,每畝用量為2500千克--3000千克,均勻地撒在地面上,將土深翻30厘米,細耙做畦,畦寬1.0~1.30米,溝寬25~30厘米、深15厘米。除凈雜草,讓烈日曝曬。
2、種植方法
玉竹用種子和根狀莖繁殖,繁殖速度很快。用根狀莖繁殖,因其遺傳性較種子穩定,能確保豐產,且生長周期短,故目前生產上都采用此法。在收獲時,從莖稈粗壯的植株中選取無蟲害、無黑斑、無麻點、無損傷、顏色黃白、頂芽飽滿、須根多、芽端整齊、略向內凹的肥大根狀莖作種用。瘦弱細小和芽端尖銳向外突出的分枝及老的分枝不能發芽,不宜留種;否則營養不足,生活力不強,影響后代,品質差,產量低。也不宜用主莖留種;因主莖大而長,成本太高,同時去掉主莖就會嚴重影響質量,不易銷售。要隨挖、隨選、隨種。遇天氣變化不能及時栽種時,必須將根芽攤放在室內背風、陰涼處。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種莖200~300千克。將選好的種莖浸入盛有50%多菌靈500倍液的桶中,藥液應浸沒種莖,浸泡30分鐘后,撈出晾干備用。 一般于7月--11月進行栽種。穴栽或條栽。穴栽:畦面栽種3~4行,行距30~40厘米、株距30~40厘米、穴深8~10厘米。每穴交叉,放種栽3~4個,芽頭向四周交叉不可同一方向。條栽:在畦面上按行距15厘米--30厘米開深6厘米--15厘米的溝。種植時,將玉竹根狀莖切成長約3厘米--7厘米的小段,在溝底按株距7厘米--17厘米縱向排列,芽頭朝同一方向放好,覆蓋豬糞或土雜肥。根狀莖用量為每畝250千克--300千克。
3、田間管理
栽后當年不出苗,翌春出苗后,要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土壤干燥時用手拔除,切勿用鋤,以免碰傷根狀莖,導致腐爛。下雨后或土壤過濕時不宜拔草。以后在5月和7月分別除草1次。第3年,只宜用手拔除雜草。 施足基肥,結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的農家肥2000~3000千克。種栽覆土后,于穴邊畝施焦泥灰200千克或復合肥30~35千克。施肥在春季萌芽前進行,以促進莖葉生長。苗高7~10厘米時,667平方米澆施稀薄人糞尿800~1000千克或尿素10千克。在玉竹進入休眠時進行施肥,施用腐熟豬糞和磷肥,施后覆土厚5厘米--7厘米。玉竹生長2年后,根狀莖分枝多,縱橫交錯,易裸露于地表而變綠,影響商品外觀和質量,易遭受凍害,因此更要及時覆土。 玉竹最忌積水,在多雨季節到來以前,要疏通水溝以利排水。 培土每年冬季結合施肥,在畦溝取土進行培土3.0~4.5厘米,玉竹種栽要用稻草、樹葉或茅草覆蓋。以后每年的初冬,玉竹莖葉干枯時要蓋青草,上面再蓋一層泥土。
病蟲害防治
1、病害
①葉斑病
葉面上長出褐色圓形病斑,邊緣呈紫紅色,常于夏、秋兩季發生。
【防治方法】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1:1:120波爾多液或50%代森銨800倍液,每10天噴1次,連續2次--3次。
②銹病
葉面上長有黃色圓形病斑,背面生有黃色的環狀小粒。
【防治方法】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毀,穴內撒生石灰消毒。
③爛根病
發病時根狀莖腐爛,最終導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做好排水工作,降低土壤濕度,控制病害蔓延。
2、蟲害
主要是棕色金龜子、黑色金龜子、紅腳綠金龜子等,主要為害根部。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或追肥;用米或麥麩制成毒餌,于傍晚時撒在畦面上誘殺;蟲害發生嚴重時,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澆注根部。
采收及加工
1、采收
一般于栽種后的第3年收獲。南方于秋季采收,北方于春季采收,以便與栽種時間銜接。地上部分枯萎后,在春季植株萌芽前,選晴天及土壤比較干燥時收獲。采挖時,先割去地上莖桿,挖起根狀莖,抖去泥土,防止折斷。留作種的根狀莖另行堆放。
2、加工
將挖出的根狀莖,按長、短、粗、細劃分等級,分別晾曬。夜晚,待玉竹涼透后加覆蓋物。切勿把未涼透的玉竹裝袋,以免發熱變質。一般曬2天--3天后,玉竹的根狀莖就會很柔軟而不易折斷。然后除去須根和泥沙,再將根狀莖放在石板或木板上搓揉。搓揉時要先慢后快,由輕到重,直到將粗皮去凈,玉竹根狀莖無硬心,呈金黃色半透明狀,用手按有糖汁滲出時為止,再曬干即可。在東北地區,對野生玉竹采用先揉后曬的加工方法,重復3次--4次,直至干燥為止。也有人采用蒸揉結合的加工方法,即先將鮮玉竹曬軟后蒸10分鐘,用高溫促其發汗,使糖汁滲出,再用不透氣的塑料袋裝好,約30分鐘以后,用手揉或整包用腳踩踏,直到玉竹呈黃色半透明為止,然后取出攤曬。加工時要防止搓揉過度,否則色澤會變深,甚至變黑,影響商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