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賣家找上門
|
怎樣有效的種植出優(yōu)質的太子參?太子參的種植方法與時機?太子參為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繁的干燥塊根,有補氣益血、生津、補脾胃的作用。適于小兒夏季久熱不退、飲食不振、肺虛、咳嗽、心悸等虛弱之癥以及小兒病后體弱無力、自汗、盜汗、口平等癥。分布于貴州、 遼寧、河北、山東、安徽、江蘇等省。目前全國各地都有栽培。在中醫(yī)中應用廣泛,目前已被衛(wèi)生部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藥材名單”,可以說太子參是一種藥食兼用的中藥材。隨著近幾年人們對食品要求的日益提高,類似太子參一類的中藥材必將大放光彩。
太子參的概述
1、太子參簡介
太子參又名孩兒參、童參、雙批七、四葉參、米參。主產主要產于貴州、福建、江蘇、山東、安徽等地。其中以福建柘榮縣產的太子參最為出名,目前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2、名稱的來由
春秋時期鄭國國王的兒子,年5歲,天資聰慧,能辨忠識奸,深得國王厚愛。但這位王子卻體質嬌弱,時不時生病,宮中太醫(yī)屢治不效。后國王張榜遍求補益之藥,并懸以重賞。一時間,各地獻寶薦醫(yī)者絡繹不絕,但所用皆為參類補藥,卻并未奏效。一天,一位白發(fā)老者揭榜獻藥,聲稱非為懸賞,而實為王子貴體、國家大計著想。國王對老者說:“爾誠心可鑒,然若藥不靈驗,怕有欺上之罪吧。”老者呵呵笑道:“王子貴體稚嫩,難受峻補之藥,需漸進徐圖之。吾有一藥,服百日必能見效。”于是,王子如法服用老者所獻的這種細長條狀、黃白色的草根。三個月后,果見形體豐滿,病恙不染。此時,國王始信老者所言,大喜之余,晉封王子為太子,又急尋老者以封賞,但老者已行蹤難覓。國王問老者所獻之藥何名,眾皆搖頭不知。近臣諫曰:藥有參類之性,拯挽太子之身,就叫太子參吧。于是,“太子參”的美名就由此傳開了。
3、形態(tài)特征
太子參為多年生草本,高15-20cm。地下有肉質直生紡錘形塊根,四周疏生須根。莖單一,不分枝,下部帶紫色,近方形,上部綠色,圓柱形,有明顯膨大的節(jié),光滑無毛。單葉對生;莖下部的葉最小,倒披針形,先端尖,基部漸窄成柄,全緣,向上漸大,在莖頂?shù)娜~最大,通常兩對密接成4葉輪生狀,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9cm,寬2-4.5cm,先端漸尖,基部狹窄成柄,葉背脈上有疏毛,邊緣略呈波狀。花二型:近地面的花小,為閉鎖花。花梗紫色有短柔毛,萼片4,背面紫色,邊緣白色而呈薄膜質,無花瓣;莖頂上的花較大而開放,花梗細,長1-2(-4)cm,有短柔毛,花時直立,花后下垂,萼片5,披針形,綠色,背面及邊緣有長毛;花瓣5,白色,先端呈淺齒狀2裂或鈍;雄蕊10;子房卵形,花柱3。蒴果近球形。有少數(shù)種子,種子褐色,扁圓形或長圓狀腎形,有疣狀突起。花期4月,果期5-6月。
4、生理特征
太子參喜歡生長在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怕高溫,30℃以上生長發(fā)育停止。怕強光暴曬,烈日下容易枯死,比較耐寒。在-17℃能安全越冬。低溫條件下也能發(fā)芽、生根。在陰濕的條件下生長良好,喜肥沃疏松、含有豐富腐殖質土壤,砂質土壤中生長良好。低澇地、黏壤、土質堅實、排水不良、土壤含腐殖質少。瘠薄的土壤生長不好。
5、藥材性狀
太子參干燥塊根呈細長條形或長紡錘形,長約2~6厘米,直徑約3~6毫米左右,表面黃白色,半透明,有細皺紋及凹下的須根痕,根頭鈍圓,其上常有殘存的莖痕,下端漸細如鼠尾。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而亮,直接曬干的斷面為白色,有粉性,氣微,味微甘,以肥潤、黃白色、無須根者為佳。皮層薄壁細胞數(shù)列,多切向延長。韌皮部窄;韌皮射線寬。形成層環(huán)明顯。木質部占根的大部;木射線甚寬廣;導管單個散在或2-3個成束,呈放射狀排列;初生木質部3-4原型。本品薄壁細胞充滿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鈣簇晶,直徑12-60μm,于木質部較易察見。
6、產業(yè)發(fā)展前景
太子參作為藥食兼用型中藥材,既能作為藥材配伍使用,亦可作為食療佳品。較為有名的如太子參燉土雞、太子參銀耳燉鹿肉、黃芪紅棗太子參湯等等。太子參藥性平和,可以強健體魄,提高免疫力。特別適于兒童服用。目前全國較有名且規(guī)模較大的太子參產業(yè)基地有拓榮太子參、牛大場鎮(zhèn)太子參。全國太子參價格以拓榮太子參價格為衡量標準。隨著太子參產業(yè)的發(fā)展,太子參深加工如飲片、提取物、食用太子參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太子參作為中國傳統(tǒng)中藥材,在以前主要作為藥材流通,目前已有太子參加工企業(yè)將目光瞄向了國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太子參將會走出國門,為中國傳統(tǒng)中藥材的現(xiàn)代化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