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生物醫藥價值投資峰會暨項目招商推介會上,云南昆蟲生物醫藥開發研究院稱,該院在各級機構的支持下,對昆蟲的藥用研究已取得一定突破,有望成為云南省生物制藥的新產業。
據該院楊云川介紹,在全國150萬種昆蟲生物資源中,云南擁有的昆蟲種類就占全國的55.3%。今年3月,省藥監局與大理學院共建了“云南昆蟲生物醫藥開發研究院”;同時,成功引進長江學者趙昱教授,領銜組建昆蟲藥物創新團隊,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目前該院通過對美洲大蠊(俗稱蟑螂)的研究,已研制出美膚康新帖片、美蠊膠囊等一系列藥用昆蟲產品。
大理學院藥物研究所所長李樹楠教授,通過45年對蟑螂的系統研究,先后研制出治療各種創傷、潰瘍、結腸炎、肺結核空洞的新藥“康復新液”,治療心血管病新藥“心脈隆注射液”,治療乙型肝炎新藥“肝龍膠囊”,并獲得4個國家二類中藥新藥證書,正式投入生產使用。上述幾種藥用昆蟲新藥創造價值已超過15億元。
首席記者 廖興陽(昆明日報)
我國唯一獲歐盟授權
花卉品種亮相
在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的展臺內,除了糧食作物、蔬菜、中藥材展示外,還有歐盟授權的“赤子之心”月季、“秋日”非洲菊兩個花卉品種亮相。
“赤子之心”為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采用雜交選育獲得的自主知識產權月季新品種。該品種產量高、抗病性強,在常規栽培條件下,畝產量可達6萬枝以上。于2012年7月獲國家品種權授權,在通過歐盟植物新品種測試中心嚴格的DUS測試后,近日獲歐盟植物新品種保護辦的品種授權。今后,“赤子之心”在出口歐盟時無需繳納高昂的專利保護費,還能受到歐盟品種權的保護。
省農科院成果轉化處副處長馬嘉偉介紹,“赤子之心”和“秋日”這兩個花卉品種是我國在歐盟得到認證的唯一品種。截至去年,省農科院花卉所已經累計獲得16項專利授權;申請118個花卉新品種保護,其中,獲得22個國際或國家授權。近5年來,自主繁育優良原種1億余株,產品出口到日本、哥倫比亞、韓國、泰國、越南、中東及我國香港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