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888_游泳教练一手摸着我的胸_小受被多男摁住—灌浓精_bl文库甜肉吸乳play

分享好友 資訊首頁 資訊分類 切換頻道

綠美村莊為昆明市嵩明縣鄉村振興添新色

2023-07-10 09:152190記者:許玲芳 朱婧云南日報

統一色調的農家小院一路延伸,有涼亭長廊點綴,還有綠樹紅花環繞,昆明市嵩明縣嵩陽街道晁家社區上墩村雖地處嵩明老城和新城接合部,卻有難得的幽靜。村里的亮化工程剛完工,一串串景觀燈在入夜后成了村里一道別致的風景。

嵩明縣大力開展鄉鎮(街道)、村莊綠化美化三年行動,截至目前,嵩明縣一個街道、三個村(社區)獲評省級綠美鄉鎮(村莊);3個村(社區)獲云南省2022年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精品村命名;17個村、社區獲省級美麗村莊命名。實踐于山水之間的綠色共享發展理念,正在為嵩明縣綠美鄉村寫下一個個“留住鄉愁”的故事。

因地制宜 不搞“一刀切”

“以前進村道路窄,節假日還會堵車。”“雨污分流之前,污水遍地流,天熱了還有味!”“舊了的溝蓋板,車子開過去都會‘哐當’響”……隨著嵩明縣美麗縣城建設的推進,地處城郊接合部的上墩村迎來了轉變的機會。

改造首先從大家都覺得鬧心的基礎設施開始:擴寬路面,雨污分流,再統一院子的外墻顏色。原本雜亂無章的小村子開始一點點改變,看著村莊慢慢變美,村民的心態從不理解到理解,最后都全力支持。“我們在圍墻外砌了個小花壇,村民們在花壇里種下各種綠植鮮花,雖然風格不同,但美化環境的目的卻是一樣的。”晁家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楊有富說。不僅如此,村里還根據群眾需求把原來無人管理的竹林修整一新,修起一條可供散步的石板路,還特別空出了一個小廣場供大家娛樂健身。

地處山區的東村社區則選擇了另一種方式來建設自己的家鄉——利用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搞好村容村貌,迎接四方來客。

為解決群眾出行“最后一百米”問題,東村社區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對轄區內6個自然村8個居民小組500余戶群眾串戶路進行摸排,累計硬化村內道路18公里。根據村內道路分布、村民房屋坐落等情況,合理規劃、綜合布局村內照明設施,在進村主要道路沿線、照明死角以及公共活動場所安裝太陽能路燈260余盞。

現在走進東村社區,只見房屋排列整齊,道路干凈整潔,還可以逛一逛村史館,到紅軍長征東村紀念館聽一場免費的紅色文化講解,在東村小院喝茶吹風享受假日的愜意,去紅色影院看一場紅色電影。

從一村,觀全域。嵩明縣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內涵和外延正在不斷擴展。

干群協力 激活全員能量

“人居環境提升哪是一開始就順利的,健康的生活習慣都需要慢慢養成。”東村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張正麗指著社區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網格區域圖說,“兩年多了,在這樣的網格化治理下,才有了村里的干凈整潔。”目前,東村社區1至3組編制網格21個,60名黨員在網格管理中亮身份、當先鋒、作表率。

晁家社區上墩村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強引領,齊步走,共發展。同時,由鄉賢出資出智,為村里的人居環境整治添磚加瓦。據統計,上墩村微改造工程總投資650多萬元,其中近500萬元由鄉賢慷慨捐資。

環境改善,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嵩明縣在制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管護管理制度,形成工作常態化、管理制度化的基礎上,按照“干部帶頭、黨員定責、全民參與”三級聯動機制以及“干部組織黨員、黨員帶動群眾、全民參與環境整治提升”的長效機制推進。同時,結合各村(社區)分布情況和人口結構,兩年前開始編制“多網合一”的網格化衛生綜合整治網格,搭建起“黨總支+黨支部+黨員+網格長+群眾”的治理機制,充分發揮群眾在農村人居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中的主體地位,這一工作機制已在全縣范圍內進行推廣使用。

與此同時,嵩明縣將建設“三園”、實施“六化”與森林鄉村創建有機結合,充分利用“村旁、水旁、路旁、宅旁”閑置空間,宜樹則樹、宜花則花、宜果則果、宜菜則菜,打造創意盆景,種植多肉等花卉苗木,因地制宜建設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

今年,全縣計劃修建15個“口袋公園”,在縣城形成玉明路的藍花楹、興旺街的云南櫻花、黃龍街的海棗樹等“一街一景”,全縣不斷向推窗見綠、出門見園、四季見花的良好人居環境邁進。


舉報
收藏 0
評論 0
聯系方式
加關注0

種養殖技術中心

管理員第12年
資料通過認證
保證金未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