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再次來到小江河谷,東格路邊已有商家前來采購,雖然價格仍然很低,但總算有了銷路,減少一點損失。
“這兩天我的電話快被打爆了,不過能把洋蔥賣出去,我心里高興。”灑海村村委會黨支部書記劉德云高興地說。在湯丹鎮(zhèn)灑海村林家渡,公路旁6位村民正在往載重35噸的卡車上搬洋蔥,山東商人代先生說:“聽說這里洋蔥滯銷,我就不愁賣了,今天準備購買140噸,銷往日本和韓國,價錢好的話再來。”一旁的蔥農劉祥安聽說本人是記者,立即留下了電話號碼。“因為去年洋蔥價格高,今年大面積種植,沒想到會滯銷。”(如有采購商想采購,可撥打電話:13888858291)“我種了50多畝,產量在300噸左右,5角一公斤的話,直接不想賣了,還要請人挖,再過一星期就把它全部打在地里,準備插秧了,300噸洋蔥免費送,你盡管叫人來挖吧。”灑海村小新村蔥農劉祥穩(wěn)說。(如果有市民想前往東川免費挖洋蔥,可致電劉祥穩(wěn):15887001708)
經(jīng)作站站長毛成華介紹,如果東川能建幾個冷庫,情況就會好得多。農作物中主要是大蒜和洋蔥,還有三月桃等一些水果,價格低的時候收進冷庫,價好時再賣出去。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農戶的利益,減少農民損失,促進東川區(qū)農業(yè)發(fā)展。為避免5月底上市的1000畝紅提葡萄和1000畝小棗重蹈洋蔥滯銷覆轍,經(jīng)作站已準備在農業(yè)網(wǎng)上提前發(fā)出紅提葡萄和小棗上市消息,讓商家和農戶都做好銷售和訂單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