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888_游泳教练一手摸着我的胸_小受被多男摁住—灌浓精_bl文库甜肉吸乳play

分享好友 資訊首頁 資訊分類 切換頻道

2014年國家深化農村改革、支持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政策措施

2014-05-06 18:0614590
◆35.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政策

推進新一輪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重點治理農村垃圾和污水。推行縣域農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有條件的地方推進城鎮垃圾污水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建立村莊保潔制度,推行垃圾就地分類減量和資源回收利用。深入開展全國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大力開展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整鄉整村推進農村河道綜合治理。

推進規模化畜禽養殖區和居民生活區的科學分離,引導養殖業規模化發展,支持規模化養殖場畜禽糞污綜合治理與利用。引導農民開展秸稈還田和秸稈養畜,支持秸稈能源化利用設施建設。逐步建立農村死亡動物無害化收集和處理系統,加快無害化處理場所建設。合理處置農藥包裝物、農膜等廢棄物,加快廢棄物回收設施建設。推進農村清潔工程,因地制宜發展規模化沼氣和戶用沼氣。推動農村家庭改廁,全面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任務。適應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化生產的需求,統籌建設晾曬場、農機棚等生產性公用設施,整治占用鄉村道路晾曬,堆放等現象。

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整治,節約集約使用土地。加強村莊公共空間整治,清理亂堆亂放,拆除違章建筑,疏浚坑塘河道,推進村莊公共照明設施建設。統籌利用閑置土地、現有房屋及設施等改造建設村莊公共活動場所。

◆36.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政策

2014年,農業部將進一步擴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使試點縣規模達到300個,新增200個試點縣,每個縣選擇2-3個主導產業,重點面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中的帶頭人、骨干農民等,圍繞主導產業開展從種到收、從生產決策到產品營銷的全過程培訓,重點探索建立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扶持政策三位一體的制度體系,吸引和培養造就大批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確保農業發展后繼有人。

◆37.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示范縣建設政策

2014年,中央財政安排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26億元,基本覆蓋全國農業縣。主要用于支持項目縣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完善以“包村聯戶”為主要形式的工作機制和“專家+農業技術人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的服務模式,培育科技示范戶,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崗計劃,開展農技人員知識更新培訓,建立健全縣鄉村農業科技試驗示范網絡,全面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

◆38.陽光工程政策

2014年,國家將繼續組織實施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以提升綜合素質和生產經營技能為主要目標,對務農農民免費開展專項技術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和系統培訓。陽光工程由各級農業主管部門組織實施,農廣校、農技推廣機構、農機校、農業職業院校及有條件的培訓機構承擔具體培訓工作。

◆39.培養農村實用人才政策

2014年繼續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增選一批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依托培訓基地舉辦117期示范培訓班,通過專家講課、參觀考察、經驗交流等方式,培訓8700名農村基層組織負責人、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和3000名大學生村官,同時帶動各省區市大規模開展培訓工作,培養致富帶頭人和現代農業經營者。繼續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百萬中專生計劃”,改革完善課程體系,提高辦學水平,提升教學質量,全年實現10萬人以上的招生規模,提高農村實用人才學歷層次。繼續開展農村實用人才認定試點,明確農村實用人才的認定標準,探索認定與補貼、項目、資助、土地利用等掛鉤的辦法,提高認定的“含金量”,構建扶持農民的政策體系。吸引社會力量扶持農村實用人才創業興業,組織開展第三批“百名農業科教興村杰出帶頭人”和第二批“全國杰出農村實用人才項目”評選工作,選拔50名左右優秀農村實用人才,每人給予5萬元的資金資助。

◆40.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促進有能力在城鎮合法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鼓勵各地從實際出發制定相關政策,解決好轄區內農業轉移人口在本地城鎮的落戶問題。二是擴大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范圍。全面實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逐步推進居住證持有人享有與居住地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農民工同工同酬。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在農村參加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規范接入城鎮社保體系。三是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在農村的合法權益。現階段,農民工落戶城鎮,是否放棄宅基地和承包的耕地、林地、草地,必須完全尊重農民本人的意愿,不得強制收回或變相強制收回。國家鼓勵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流轉,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

◆41.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政策

2014年,國家將在管理民主、運行規范、帶動力強的農民合作社和供銷合作社基礎上,培育發展農村合作金融,選擇部分地區進行農民合作社開展信用合作試點,豐富農村地區金融機構類型。國家將推進社區性農村資金互助組織發展,這些組織必須堅持社員制、封閉性原則,堅持不對外吸儲放貸、不支付固定回報。國家還將進一步完善對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的管理體制,明確地方政府的監管職責,鼓勵地方建立風險補償基金,有效防范金融風險。

◆42.農業保險支持政策

目前,中央財政提供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的品種有玉米、水稻、小麥、棉花、馬鈴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豬、奶牛、育肥豬、天然橡膠、森林、青稞、藏系羊、牦牛等,共計15個。2014年,國家將進一步加大農業保險支持力度,提高中央、省級財政對主要糧食作物保險的保費補貼比例,逐步減少或取消產糧大縣縣級保費補貼,不斷提高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品種保險的覆蓋面和風險保障水平;鼓勵保險機構開展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有條件的地方提供保費補貼,中央財政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予以支持;擴大畜產品及森林保險范圍和覆蓋區域;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險。

◆43.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

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是對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建設項目進行獎勵或者補助的政策。獎補范圍主要包括農民直接受益的村內小型水利設施、村內道路、田間道路、環衛設施、植樹造林等公益事業建設,優先解決群眾最需要、見效最快的村內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改造等公益事業建設項目。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主要由中央和省級以及有條件的市、縣財政安排,財政獎補既可以是資金獎勵,也可以是實物補助;財政獎補堅持普惠制與特惠制相結合,獎補資金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可以由各地結合實際自主確定。中央財政2013年安排獎補資金238億元,2014年將進一步健全村級公益事業財政獎補機制,繼續擴大財政獎補資金規模,促進村級公益事業健康發展。

◆44.扶持家庭農場發展政策

家庭農場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農民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農業經營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轉土地,從事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農業生產,已成為引領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現代農業的有生力量。2014年2月,農業部下發了《關于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指導意見》,從工作指導、土地流轉、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強化社會化服務、人才支撐等方面提出了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具體扶持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家庭農場檔案,開展示范家庭農場創建活動;引導和鼓勵家庭農場通過多種方式穩定土地流轉關系;推動落實涉農建設項目、財政補貼、稅收優惠、信貸支持、抵押擔保、農業保險、設施用地等相關政策,幫助解決家庭農場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支持有條件的家庭農場建設試驗示范基地,擔任農業科技示范戶,參與實施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加大對家庭農場經營者的培訓力度,鼓勵中高等學校特別是農業職業院校畢業生、新型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務工經商返鄉人員等興辦家庭農場等。

« 上一頁 6/8 下一頁 »
舉報
收藏 0
評論 0
聯系方式
加關注0

種養殖技術中心

管理員第12年
資料通過認證
保證金未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