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野山藥走俏農民增收笑開顏
2015-01-12 10:2718460
山區野山藥走俏農民增收笑開顏
“進入秋冬時節,我們家逢街天都要挖野山藥來市場上賣,每次帶來的五六十斤野山藥,不到兩個小時就全賣完了……”日前,在峨山縣城西門市場,雙江街道高平村委會乃邑村民小組的農戶普家文賣完野山藥,見到筆者時,仍是滿臉的興奮。
野山藥生長期是2到3年,具有極高的養生和藥用價值,有“南方人參”之稱。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乃邑村民小組的野山藥滿箐滿坡生長。為避免重演過去私采亂挖導致野山藥瀕臨絕種的情況,乃邑村算好生態賬、打好生態牌,在坡邊地頭為野山藥“安新家”,模仿原產地生態環境,人工栽培野山藥并獲得成功,在產量明顯提高的同時,野山藥原有的品質得到保持。入冬以來,乃邑村家家戶戶挖野山藥賣,野山藥實實在在給山區農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據乃邑村民小組長普金偉介紹,有些老百姓的野山藥收入已經達到1萬多元。
在縣城西門市場,每逢趕集日,乃邑村的野山藥就成了市民的搶手貨,市民蔣瓊仙每次都要去買幾斤,作為冬季進補的生態綠色食材。她說,乃邑村的野山藥特別好吃,盡管價格賣到每斤七八元左右,比一般山藥高出兩三元,但還是比較喜歡買。
據了解,去年乃邑村野山藥栽種達到10000塘12萬株,可為村民實現銷售收入近10萬元。說起野山藥,普家文高興地說:“種野山藥不占田地,不費工時,全種在坡邊地頭,也不用打農藥、施化肥,我家這幾年栽了300多塘野山藥,去年有5000多元的收入,今年可能有1萬多元。”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