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被定位為“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等3個“之年”,在此背景下,年初的中央一號文件,又連續第十二年聚焦“三農”,這讓今年的兩會中“三農”問題一開始就倍受關注。
今年兩會5000多名代表委員,相當一部分人是來自基層農村的代表和來自農業界的委員,對于新的一年三農發展,這些代表委員有哪些夢想和期盼,又帶來了哪些議案和提案?今天的《兩會看三農——2015,我們的三農夢想》第一篇:代表委員的農業夢。
央廣網北京3月3日消息(記者劉璐)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距離政協開幕還有半天時間,北京各駐地的委員代表們也都在做著最后的準備。對于5000余名代表委員來說,此次兩會,是他們作為本屆代表委員參政議政的第三年了,與前幾年相比,他們更加成熟、更具責任意識。
“你問農業方面?三農當然是重中之重。”幾乎所有接受記者采訪的代表委員,都會從這一句開始談起。全國政協委員 張改平告訴記者,改革進入攻堅階段,不變的仍是對糧食安全問題的關切和關注。
張改平:“我是農業界的委員,同時也是河南農業大學的校長,所以我主要關注的是糧食核心區的建設,農業安全發展。我們國家土地資源有限,事實上我們國家食品的供給安全已經是一個剛性的矛盾,缺口非常大,每年進口非常多。必須大力的發展農業現代技術以提高食品的供給,保障我們十幾億人都有飯吃,能吃得好。”
同樣的觀點,在全國政協委員 中山大學食品與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長劉昕看來,便更為具體。他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糧食實現連續十一年的增長,糧食的總產突破了六億噸的大關,這是很不容易的,但要保持這一現狀,并向數量、質量、效益三者并重發展,還要提高單產畝產效率的提高,即發展培育優質的良種。
劉昕:“我今年提交了幾個提案,是解決種子問題,大家知道良種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我們國家僅僅只有43%,美國等發達國家普遍到了60%以上。比如玉米畝產我們目前只能達到390公斤,但美國現在是690公斤。所以我們國家目前在育種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所以我們提出國家在這方面,在育種方面是不是能形成育種的科研體系,建設由政府領導、由科研院所、高校共同構成的資源集中、分工科學的商業化的育種技術的合作聯盟。”
良種是增加產量和提高質量的基礎。但是想要創造更大效益,還要加強農產品加工,延伸農產品產業鏈。全國政協委員王繼亮在到北京參加兩會之前,特地到新疆調研了棉花和特色農產品的產業化發展狀況,他說,加工增值,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也是他所關注的農業問題。
王繼亮:“農業現代化、農業產業化這方面的發展,這兩年一直是我們的一個熱點問題。首先我們的農牧副產品,要把它進行一個加工,加工之后增值,這個再能夠出去,形成一個產業鏈,不是賣原始的產品。所以你看我們非常有優勢的像棉花,像我們一些干鮮果品,這些東西如果不加工的話出去,還依然是一馬車不如人家一麻袋。所以我們致力于把我們現代化的農業能夠做的更好,使我們生產力的水平提高。”
實現農業現代化,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關鍵在農業技術現代化,而實現農業技術現代化,核心在解決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林業廳副廳長吳鴻表示,多年來,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并未得到政府和社會的關注,這次,他要為 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發聲,他建議加強縣級及以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吳鴻:“我們好的技術好的政策,最后要到生產一線,發揮作用的話,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這個環節是非常重要的。連續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都在強調,這里面也有很多問題。”
農業現代化的轉型極大的促進了農民的增收。但在談到農民收入的問題時,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談到,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這名德高望重的老經濟學家把農民增收作為心頭的頭等大事,也為農戶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厲以寧:“產業化、現代化,農民收入提高。農民收入提高主要是三個途徑,第一個途徑是農民辦好家庭農場,家庭農場需要高技術,家庭農場能夠增加生產;第二個在有些地方適用合作社,農民組成合作社,包括用拖拉機他組成合作社來用;第三個就是農業企業下鄉,幫助農民,帶資本下鄉,帶技術下鄉。”
在今年的一號文件當中,專門提出要“圍繞做好”三農“工作,加強農村法治建設”。來自農村的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無錫山聯村副書記朱虹,期待今年的兩會上,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鄉村基層法治建設能更上一個新臺階。
朱虹:“我這次關注的就是關于現在農村立法的這一部分。因為現在不是也在講依法治國嗎?但是我覺得在農村的管理、建設中,也應該有農村的基本法律,農村的建設和發展也應該有法可依,所以我覺得應該加快完善農業、農村的法律體系。”
站在“十二五”的收關之年,遙望“十三五”下一個五年的規劃藍圖,代表委員們紛紛深感責任更加重大。經濟新常態下,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基礎支撐在農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點難點在農民。在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新挑戰的背景下,委員代表們更應當切實履職,匯聚民智,積極參政議政,才能真正不負眾望,繪制我國三農改革發展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