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有關信托轉型與產品創新的探討與實踐得到了加強。2014年1月,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了《2013年信托業專題研究報告》,其中由中鐵信托和方正東亞信托牽頭負責的子報告《信托支持實體經濟實證研究》就進一步探討了信托業在新興行業中的商業機會。例如,該項報告涉及的水務、環境治理與化學醫藥行業與城鎮化與養老保障領域密切相關;此外,該系列報告還在產品創新方面探討了信托的基金化及流動性支持問題。
在實踐方面,土地流傳信托開始成為2014年引人矚目的信托產品創新方向。該領域的嘗試與城鎮化主題以及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提出的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的政策催化作用有關。事實上,土地原本就是國外傳統信托機制運用的主要財產對象。2013年,中信信托與北京信托曾試點農村土地流轉及承包經營權信托,至今已經得到了進一步推廣。與國外傳統的土地流傳信托不同,國內在該領域的探索往往采用委托機制而不是真正的財產轉移。國內的農地林地確權也是一個較為棘手的問題。但是,從城鎮化建設與“三農”經濟改革的角度看,加大力度引入信托機制來解決問題具有很強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該領域的信托業務實際也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從國際上的實踐來看,土地信托在國外擁有近800年的歷史,在發揮土地財產功用方面業績卓著。國內在該領域的舊式處理方法上積累的諸多頑疾,也需要借助規范運作的信托機制予以破除。
與此同時,資產證券化領域的信托業務再次成為關注焦點。隨著市場利率下行與監管部門推動,通過資產證券化方法解決金融部門存量資產的管理或再融資問題的可行性得到了提高。目前,監管部門主導了資產證券化業務的試點機會及額度。自從2012年信貸資產證券化重啟以來,證券化額度就處于加速增長狀態。隨著金融監管部門的簡政放權,未來推行備案制時將更加有助于推動信托機構介入此類活動。
土地流轉信托在我國從誕生到發展,雖然才經歷了短短幾年的時間,但是其社會影響力卻在不斷的擴大,給業界的發展帶來了重要助力。當然,目前我國信托創新還在繼續,土地流轉信托或許可以成為接下來創新工作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