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簡介
茯苓為兼性寄生菌,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被譽為中國傳統藥物的“白銀”。 茯苓系常用大宗中藥材,可食用亦可入藥。根據全國中藥資源普查資料提供的數據顯示,該品年銷售量達1000萬公斤,市場需求量大,效益好。
2. 茯苓的生物學特性
① 茯苓孢子萌發的最適溫度是 22 ℃,菌絲在 15 ~35 ℃都能生長, 23~28 ℃最適, 5~0 ℃生長緩慢, 0 ℃以下停止生長。菌絲能耐 40 ℃以上的高溫,對嚴寒抵抗力也很強。
② 菌絲發肓要求較干燥的環境,在含水分 40 ~ 50 %的段木中發肓較好。 要求土壤濕度在 25 %左右,空氣濕度為 70 %左右為宜。形成菌核后,窖內濕度 60 %即可。
③主要營養物質是纖維素, 某些微量元素和灰分物質。
④好氣,菌絲及菌核在生長過程都要求有新鮮空氣供應。
⑤土壤以排水良好、疏松通氣、沙多泥少的夾沙土(含沙60%~70%)為好,土層以50~80厘米深厚、上松下實、含水量25%、pH5~6的微酸性土壤最適宜菌絲生長,切忌在堿性條件下培養。
⑥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陽光,強光對它有抑制作用。但從提高地溫和變溫角度看,陽光有一定作用。
3.栽種方法
茯苓菌生長要依賴松木提供養分,因此,栽培茯苓要以松樹為材料。在生產上主要采用干段木栽培和樹蔸栽培兩種。
3.1干段木栽培法
3.1.1備料
每年10~12月選擇直徑300px以上的松樹砍倒,砍去其部分枝條,留下樹尾的樹葉,然后用鏟刀按樹的大小鏟去4~5面樹皮(以鏟至木質部為宜),鏟面間要留下兩指寬的樹皮4~5條,從上至下不宜有斷痕,留下的樹皮稱為引線(俗稱“留筋”)。經10~15天,待樹干曬干至出現有裂口后將其鋸成長70~2000px的小段,并按“井”字形堆垛于干燥向陽處。段木垛上蓋草料,垛的四周開好排水溝,地面上撒殺白蟻藥,待敲之發出清脆響聲,兩端無松脂分泌時即可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