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城入園后快大多建成四條自動化生產線,形成30萬噸產能規模,躍居云南飼料行業龍頭。
從一個作坊小廠蹣跚起步,到注冊成立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再到建成現代化生產基地躍居云南飼料行業龍頭。歷經20年創業風雨路,快大多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在不斷提檔升級中完成了三級跳。
金秋九月,喬遷落地紅塔工業園區,并成為首家退城入園建成投產企業的快大多披紅掛彩,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上舉目遠眺,為自己繪制了一幅實施“四大戰略”,打造“四大產業”,實現“三步走”目標的宏偉藍圖。
2000年,中專畢業的小女生竇舒名走進了快大多。回想起剛進廠時的感受,她說:“就是規模太小了。”而在竇舒名來到快大多之前,企業只是一個投資1.5萬元建成的紅塔區畜牧局自用飼料生產車間。1994年注冊成立企業時,也僅是一個資本金80萬元,年產銷量不到萬噸的國有小企業。
竇舒名剛進廠時只是一個編織袋管理員,2004年她和企業共同經歷了改革陣痛,從此自己不再是國企職工,變身民營后的企業起名“快大多”。擺脫了體制機制束縛,就能以更快的速度和做行業排頭兵的大志向,高唱“科技一枝花,快大多飼料進萬家”經營之歌奮力前行。
實現了二級跳的快大多在科技創新驅動發展之路上快速發展。已成為技術部負責人的竇舒名帶領團隊全力投入到科研攻關和技改創新中,并獲得4項發明專利和7項新型技術專利。企業先后承擔并完成了14項省市級科技示范項目,榮獲10項省、市、區科技獎勵。
科技創新成為快大多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以科技為支撐,快大多通過了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以創新為支撐,快大多蛋雞飼料成為云南第一品牌,魚飼料通過省級重點新產品認定,“快大多”商標榮獲云南省著名商標稱號。2006年投資近千萬元建成種豬擴繁場延伸產業鏈;2013年飼料年銷量突破6萬噸,年銷售種豬近2000頭,出欄商品豬6000頭。
正當快大多躊躇滿志大展拳腳之時,這個曾落地城郊的企業因為城市發展早已被圈入了城內。舉目四望,周邊已無拓展空間。城市需要生態宜居,企業需要擴規提檔,當快大多再次面臨艱難決擇之時,企業以巨大的勇氣選擇了退城入園再走創業之路。
2013年,當魏文武這位曾在國內多家飼料大企打拼過的職業經理人走進快大多成為主管銷售的副總時,企業正在紅塔工業園區觀音山片區“開疆拓土”,投資8250萬元建設新的生產基地。針對即將形成的30萬噸產能規模,現在的快大多更加需要像魏文武這樣具有市場拓展能力的人加盟。而他的到來,為企業帶來了立足全省、面向西南、走向東南亞的銷售戰略和布局鄉村直銷網絡,構建電子商務銷售平臺的發展策略。
2014年9月,占地56畝,庫容量2萬平米,擁有4條自動化生產線,全面實現了生產、管理流程再造的一個全新的快大多成為紅塔區首家退城入園建成投產的企業。此時,魏文武負責的銷售服務團隊也從原來的20多人擴至40多人,他們正在新落成的辦公樓內接受營銷服務業務培訓,并將成為快大多拓展市場的中堅力量。魏文武在談及自己加盟快大多的感受時說:“云南是我理想的生活之地,快大多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站在高大寬敞的生產車間內,看著左右擺動的機械手堆碼著一包包飼料時,感受到的是快大多實現了三級跳,實現了做云南飼料行業龍頭目標之后,又站到了一個更高的起點之上,展望新的發展。
此時,在企業總經理楊保和的心中,已展開了這樣一幅發展前景圖——秉持“專業化、現代化”企業價值觀,肩負“為客戶創造價值,為社會貢獻效益”企業使命,圍繞“服務三農、發展三農、改變三農、致富三農”經營思路,大力實施“整合、創新、集團化、品牌化”四大戰略,重點打造“養殖產業、飼料原料生產、肉類食品加工產業、零售及現代服務業”四大產業。
以此為支撐,到2019年實現負荷生產,完成從種苗、飼料、養殖到屠宰加工的全產業鏈建設;到2022年,實現銷售收入80億元,進一步提升品牌效應,將企業建成西南畜牧產業明珠;到2024年,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構建云南快大多農牧集團,使快大多成為西南一流的畜禽產業鏈。
對此,楊保和認為這將是快大多未來20年內新的提檔升級三級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