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竹又名鳳尾竹,是禾本科簕竹屬植物,原產于中國華南地區,現廣植于華東、華中、西南各地。以下是關于觀音竹的詳細介紹:
形態特征:觀音竹為叢生灌木,高 1-3 米,直徑 3-5 毫米。其稈細、光滑,呈綠色,實心或近實心,質地堅硬。葉片線形,上表面無毛,下表面粉綠面密被短柔毛,先端漸尖具細尖頭,基部近圓形或楔形。假小穗單生或簇生,果實為穎果。
生長習性:觀音竹喜溫暖、濕潤環境,不甚耐寒,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自然界中多生于丘陵山地溪邊。
繁殖方式:觀音竹很少開花結實,大都采用無性繁殖的方式進行繁殖,如分蔸育苗、埋稈育苗、埋節育苗和竹枝育苗等。在其開花結實的情況下,也可以用種子進行繁殖。
栽培技術:觀音竹在苗圃育苗后,需要移植到大田培育一段時間,才可用于園林觀賞栽植。移植后,需進行扒除表土、水分管理、科學施肥、中耕除草、竹齡控制、合理間伐、修剪整形和防凍保暖等養護管理。
功用價值:觀音竹具有觀賞價值和營養價值。其竹叢優雅,枝葉纖美,姿態飄逸,觀賞效果好,耐修整,適于作竹籬、竹球、盆栽、盆景,也可于庭園密叢植作草地添景和假山上配置。觀音竹的竹筍含有多種對人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相關文化:觀音竹之名帶有濃厚的佛教色彩。因竹境通于禪境,在寺觀園林中也常以竹造景。在佛典中有 “青青翠竹,總是法身” 的說法,大量史料說明,在佛界,竹與禪是高度統一的,竹子作為一種 “法身”,已經深深印入了中國的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