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日來,建寧縣蓮子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曾小福異常繁忙,他既要處理新接到的出口日本的訂單,又要走訪蓮農,了解蓮子種植情況。
建寧縣蓮子專業合作社是我縣首家農業專業合作社。2006年成立以來,社員已經發展到356戶,利潤也從最初的30余萬元增長到2009年的100多萬元。去年,建寧縣蓮子專業合作社取得自營進出口權,并被農業部列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
橫空出世
在成立合作社之前,理事長曾小福的身份是建寧縣福鑫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改革開放后,建寧農民開始大面積種蓮子。當時,全縣只有外貿公司、供銷社等幾家企業收購,盡管蓮子多了,可價格賣不上去。低谷時,蓮子的收購價格從十幾元跌到四塊錢一公斤。
蓮賤傷農心。曾小福想,建寧的通心白蓮早就名揚四海,為什么效益不高?建蓮要想賣得好,就一定要走出去!
1985年開始,曾小福利用里心鎮與江西相鄰的地理優勢,走東家,串西家,收購干蓮,再運到江西銷售。沒想到,每年的收入比原來翻了幾番。
經多年的打拼,在1998年,曾小福和幾位生意伙伴合股成立了建寧縣福鑫蓮業有限公司。
在曾小福的帶領下,公司運作得紅紅火火。時間一長,本地一些蓮子經銷商想與曾小福合作,也想入股福鑫公司。但公司原有的股東不同意了,眼看著公司從小到大,從艱難走向坦途,誰也不愿意把到手的利潤讓出來。
這可怎么辦?有沒有其他什么辦法,可以讓他們抱團闖市場?
曾小福在等待機會。
轉機出現在2006年。有一次,縣工商局領導與曾小福聊天時,談起農民專業合作社這一新生事物。曾小福豁然開朗,這不正是天賜良機嗎?
于是,曾小福把福鑫公司交給妻子打理。在縣工商局、縣委農辦的幫助下,曾小福成立了建寧縣蓮子專業合作社,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他們成立了理事會,選舉曾小福擔任合作社的“掌舵人”。短短幾個月時間,就有112戶村民加入合作社,他們當中既有蓮子種植戶,也有銷售蓮子的經營戶。“如果是經營公司,畢竟有局限性,賺錢的只能是幾個股東。如果大家伙成立合作社,既可以讓更多的人有錢賺,又能把建蓮產業做大做強。”曾小福說,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他才成立蓮子專業合作社的。在他的帶動下,公司股東也投資入股,并同意把公司原來在我國臺灣、馬來西亞的一部分客戶轉給合作社。
在合作社里,大家分工明確,曾小福是理事長,由他全盤考慮,四處打聽銷路。每接到一個大訂單,就召開理事會,聽取大家的意見,然后再作定奪。
為了將風險降至最低,每開拓一名客戶,曾小??傄孪瓤疾鞂Ψ?,看對方的信譽如何。有一年,有朋友介紹了福州馬尾的一名客商給曾小福,曾小福先后三次到對方公司走訪調查,得知對方的確可靠,才放心與這位客商合作。經過幾次生意的往來,如今這位客商已經成了公司的大客戶了。
二次分紅
在合作社成立之初,一切都處于摸索階段。在如何分紅的問題上,合作社沿用以前合伙做生意的模式,那就是按股份分紅,誰的股份多,誰年底分的錢就多。這原來算是正常的分紅方式,但在蓮子合作社里卻行不通。
在合作社社員里,經銷商、種植戶占絕大多數,都與蓮子沾上了邊,但還有一小部分社員既不種蓮也不賣蓮,單單拿錢入股。這些人資金雄厚,占的股份較多,分紅時也分得最多。這樣一來,經銷商與種植戶有意見了:我們平日里辛勤工作,到頭來,卻和幾乎不出力的人分紅一樣多,甚至沒他們多。
時間一長,有些社員不干了,特別是一些從事經銷的社員,完全沒了積極性,有時連合作社下達的收購任務都完成不了。其他競爭對手看到這種狀況,趁虛而入,搶占合作社的貨源,提價收購種植戶手里的蓮子,而一些種植戶為了個人利益,也把蓮子偷偷賣給競爭對手
絕不能這樣下去!曾小福仔細研究了分紅方案,也覺得這樣不利于調動社員積極性,顯得不科學。于是,大家經過研究,拿出了一個新的利潤分配方案,主要原則是體現多勞多得。但社員們分成兩派,經銷商和種植戶都同意,入股較多但沒有參與經營的股東卻不同意,爭吵了好幾個月都沒能達成一致。
峰回路轉現曙光。2007年7月,《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正式頒布實施,其中對合作社最重要的利潤分配作了詳細的說明。有了法律的支撐,合作社的利潤分配方案很快獲得通過。
根據利潤分配方案,合作社每年的可分配盈余的60%作為經營性分紅,凡是種植戶向合作社出售蓮子,或是經銷商幫助合作社收購蓮子,都計算經營額,到年底,根據不同的經營額度,領取經營性分紅;合作社每年取得利潤的40%作為股份分紅,凡是股東的社員都有份,根據股份多少領取股份分紅。
為了讓賬目清楚,合作社還聘請了專業的會計師,管理財務,保證每一筆賬目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