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一體化循環農業發展模式,讓全村實現人均純收入5470元,434戶村民建起新房
——— 岔河村玩轉林果產業
讓山坡綠起來
全村共建成特色經濟林25929畝,人均擁有面積8畝多
臨近中秋,記者驅車從鳳慶縣城前往海拔2000多米的大寺鄉岔河村。一路上清新空氣撲鼻而來,干凈整潔的水泥路旁,樹木枝繁葉茂。在郁郁蔥蔥的核桃樹掩映下,位于半山腰上的岔河村顯得格外秀麗,紅瓦白墻的岔河村民居成了山林里的一道靚麗風景。
岔河村地處鳳慶縣城西北,境內海拔在1700米至2400米之間,是一個典型的以林業經營為主的山區農業村。全村轄16個村民小組,6個自然村,共有745戶人家3208人,其中農業人口有2990人,核桃和茶葉是村里的兩大支柱。
“莊稼一落腳,樣樣都有著落,只為地里有糧心中不慌。”村總支書記李永明對岔河村原來的種植模式記憶猶新。由于地形坡度大,長期開荒種地導致土壤養分流失嚴重,玉米、小麥單產量低,一年下來,收成只有30%。糧食要靠山、放牧要靠山,燒柴還是要靠山,生活條件沒有改善,生態環境惡化卻越來越嚴重。
“國家林業政策的實施成了岔河村發展的重要轉折點。”李永明說,2003年,隨著國家實施退耕還林政策和荒山造林相關政策的實施,岔河村開始調整種植結構,轉變發展模式。2009年,岔河村依托中低產林改造政策,開始實施核桃大苗移植,進一步鞏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果。
按照縣、鄉黨委、政府“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和“精益求精做優產業、見縫插針做大產業”的要求,岔河村依托退耕還林、干果基地建設、鞏固退耕還林成果、低效林改造等項目的實施,大力推進以核桃、茶葉為主的特色經濟林基地建設。
為實現林業產業效益最大化,岔河村建立了村、組干部包片、包組、包戶抓核桃產業建設的制度,將管護責任和措施落實到地塊,落實到每一棵樹。同時,大膽探索林茶模式和“林、糧、飼、畜、沼”一體化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在核桃樹下發展周期短、見效快的茶葉、糧食、飼料等產業,促進畜牧業發展,建成647口沼氣池,實現林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良性循環,達到了“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效果。
荒山荒坡綠起來,生態環境好起來,以核桃和茶葉為代表的林產業成了岔河村的支柱產業。目前,全村共建成特色經濟林25929畝,人均擁有面積超過8畝,其中,核桃12579畝,茶葉5850畝,紅花油茶5100畝,其他經濟林2400畝。
讓腰包鼓起來
農民人均純收入5470元中,經濟林果收入所占比重超過65%
“種好管好核桃樹,小康路上邁大步。”入村公路邊的宣傳標語,成了岔河村群眾因林因果致富的真實寫照。在岔河村大營盤自然村,彭春飚家的核桃加工作坊里村民忙得不亦樂乎。一個個青皮核桃經過去除青皮、熱風烘干、剝殼取仁3個環節,變成了肉厚味美的核桃仁。
“自從有了核桃加工廠,每年核桃收貨季節,我都來這里打工,一天能掙到120塊錢。”大營盤自然村村民楊玉芬一邊忙著手里的活,一邊說著經濟林果帶來的幸福。她在家照顧兩個讀書的小孩子,并管著60多棵核桃樹和4畝茶園,空余時間就到這里來打工。
“我家的核桃加工廠每年加工40多噸青皮核桃,賣出近4噸多核桃仁,一年能賺4萬多元。”今年52歲的彭春飚嘗到林產品初加工帶來的甜頭。村里種核桃和茶葉的人家都有錢了,但是他家土地少,核桃樹的年收入才有6000多元。于是,他就做起了林產品初加工,除了核桃加工廠外,他家還做茶葉初加工,一年還能再賺3萬多元。
“像這樣的核桃加工廠,岔河村有40多個,能帶動500多村民就業,岔河村的林業發展路就是村民的增收致富路。”岔河村主任兼村核桃協會會長彭子坤說,岔河村以產業基地為依托,促進支部與協會、基地與農戶良性互動發展,成立了核桃協會和茶葉協會,共擁有會員114名。在協會的帶動下,岔河村以市場需求為生產導向,調整種植結構加快增收致富步伐,充分發揮了協會在整合農村資源、發展農村經濟、引領村民脫貧致富的作用。
村民腰包鼓起來,小康步子快起來,岔河村因林因果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堅實。去年,岔河村核桃產量達178噸,實現產值514萬元,人均收入1697元;全村茶葉產量3660公擔,實現產值623萬元,人均收入2057元。在該村經濟總收入2529萬元中,核桃和茶葉的產值所占比重達到45%。在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5470元中,以核桃和茶葉為代表的經濟林果收入所占比重超過了65%。
把新房建起來
依靠林產業實現富民強村,全村752戶已有434戶住進新房
行走在村里的柏油路上,路兩旁的茶葉、核桃綠意盎然,一幢幢紅瓦白墻的新民居房在綠色產業的掩映下顯得格外耀眼,一條條干凈整潔的水泥路通向農家門口,一張張幸福的笑臉讓人難忘。
“我們依靠林產業實現富民強村,過去矮小黑暗的土坯房被寬敞明亮的小洋樓所代替,村民們住進了干凈衛生、功能齊全的新房子,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新生活。”彭子坤樂呵呵地說。
近年來,岔河這個掛在山坡、半山坡上的偏僻山村,依托山區綜合開發項目,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果產業,走出了一條生態和產業協調發展的脫貧致富路。
走進林產業大戶彭玉江的院子,兩層樓的磚房漂漂亮亮,前面低矮的面房干凈整潔,左邊土木結構的耳房用來堆放農具。客廳里液晶電視、電水箱、飲水機……樣樣齊全。“以前守著寶山窮熬著,如今發展林產業,才嘗到了靠山養山、靠山吃山、靠山脫貧致富的甜頭。”今年40出頭的彭玉江,5年前花了35萬元建起276平方米的磚混結構新樓房,是一個靠發展林產業率先富起來的能人。
“過去種糧太累太苦產量低,如今護林輕松方便效益好,好日子全部是靠樹林換來的。”依靠綠色產業致富,49歲的陳毓斌對此深有感觸。七八年前,他家就蓋起200多平方米的兩層小樓。現在,看著村民們剛建起的新房十分漂亮,他也打算再花10萬元將自家的兩層小樓進行全面裝修。到了年底,他還要去學個駕照,然后再買輛小轎車。
據了解,目前,全村752戶人家已有434戶住進了新房,還有40戶正在建設,春節前將全部搬進新居。同時,還建成了進村入戶硬板路20多公里、村民文化活動場所2個。如今,20多臺電腦、30多輛汽車、250多臺電冰箱、300多輛摩托車、450多臺洗衣機、523臺太陽能進入了村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