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大村蘋果園,紅彤彤的蘋果綴滿枝頭,“咔嚓”咬下去,汁水頓時充斥口中。果園內,移民群眾忙著采摘、分揀、包裝、運輸,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曲靖市麒麟區東山鎮新村社區大村有人口1023人250戶,其中移民人口768人,屬獨木水庫庫區安置移民。七八年前,煤炭產業是該村的支柱產業,該村80%的青壯勞動力在村里從事煤炭開采工作,隨著煤炭資源枯竭、煤礦關停,該村群眾發展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區、鎮、村一邊做“黑”的減法,一邊做增“綠”的加法,讓礦山轉綠、礦企轉行、礦工轉崗。
“地下不行轉地上,大村利用山地資源連片的優勢,調整思路發展林果業。”大村村小組組長馬國穩介紹,移民搬遷安置部門投了160多萬元專項資金,修了機耕路,鋪設了管網溝渠和灌溉等基礎設施,讓荒山升了值,吸引企業入駐發展蘋果產業。“累計撬動社會資金1200萬元,成立‘東山再起’合作社,流轉土地230畝,村民也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變成了‘股民’。”
蘋果園建成后,創造固定就業崗位50余個,季節性臨工100余個,移民群眾除了每畝獲得流轉土地的保底租金外,還可以參與入股分紅,盛果期每畝可獲得畝產值20%的分紅收益。
雷根國是蘋果園園主,是從“黑色”產業轉為“綠色”產業的礦企第一人。他向記者介紹,通過幾年的試種,最終留下“光輝、華碩、紅富士”等四五個適應力強、產量高、口感好的品種,如今,又引進了“新西蘭火箭”等高端品種,目前還在試品期,試種成功后擴大種植面積,拓展高檔水果線路增加整體收益。
如今,大村移民新村丟下了黑煤炭的“鐵飯碗”,端起了紅蘋果的“金飯碗”。下一步,大村將按照把“東山蘋果”打造成知名品牌的思路,做大做強蘋果產業,推動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讓蘋果產業惠及更多移民群眾。(記者:博達 通訊員:陸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