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洱源縣以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為確保10天內完成14.5萬畝水稻大田栽插所需秧苗, 100多名科技人員已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服務1個多月。該縣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的技術員深入到右所鎮梅和村水稻育秧現場為群眾邊講解關鍵技術邊做示范。
春分節令剛過,洱源縣9個鎮春耕備耕熱潮涌動,圍繞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涉農部門強化農技服務,調整種植結構,推進規模化發展,擴大栽種面積和提高單產并重,確保全年農業豐收農民增收。在洱源頭戴草帽的廣大農民群眾奔忙在田間,翻耕育秧、預整玉米地,修溝打壩,積極投入了蠶豆、小麥、馬鈴薯、油菜等夏糧作物中后期管理。茈碧湖鎮北門村楊建清家1畝多小秧已育好,他說:“雖然這幾年自然災害頻發,但有了原先種田的好基礎,加上現在的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糧食逐年增產,水稻畝收700多公斤不成問題”。縣農業局負責人介紹,全縣今年計劃大春播種糧食面積28.5萬畝,目前以水稻、玉米、馬鈴薯7片萬畝高產創建示范項目已落實各鎮鄉和村社、1.2萬畝水稻旱育秧全面結束、6萬畝玉米地膜覆蓋、5萬畝水稻精確定量栽培等科技增糧措施物資全部就位。
洱源縣采取領導包片,部門包鎮鄉,科技人員負責村組的包村入戶辦法,通過租田、借地等方式集中育秧育苗,不但便于管理、提升質量,還能搶抓節令,旱育秧、塑盤育苗、作物間套秧、測土配方施肥等栽培技術得到全面推廣,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及時跟進,確保田地不撂荒、不拋荒,滿栽滿插,完成大春播種面積28.5萬畝,產量17.14萬噸的計劃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