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連娜允鎮150畝示范田里,沉甸甸的稻穗預示著又一個豐收年。6月20日,由云南省雜交粳稻工程中心選育,云南禾樸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孟連縣種子管理站實施的優質雜交粳稻“早秈改早粳”項目通過了市農業局組織的專家驗收。經現場測產估算,“滇禾優34”、“滇雜46”兩個雜交粳稻品種均表現良好,“滇雜46”理論畝產達802公斤,“滇禾優34”理論畝產達602公斤,產量潛力都比早秈品種增產20%以上。
省水稻專家的多年精心選育,“滇禾優34”與“滇雜46”積累了眾多優良基因。“滇雜46”自2013年以來,已經連續兩年在普洱示范種植,都保持了穩定高產性,畝產均在800公斤左右。第一次引入普洱示范種植的“滇禾優34”米質優良,達到了國家優質米的標準,并被專家們稱為“可以媲美東北大米的雜交粳稻”。
滇雜46”、“滇禾優34”的示范種植成功,為普洱推進“早秈改早粳” 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品種支撐。尤其是 “滇禾優34”的示范種植成功,意味著“比東北米還好吃的大米也能在普洱大片生產”。
秈稻和粳稻是我國兩大水稻主要類型。粳稻的品質好、產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粳稻比秈稻平均每畝可增產稻谷100公斤,經濟效益可提高30%—40%。”云南農業大學水稻作物所所長譚學林教授介紹,“在耕地面積有限的當下,‘早秈改早粳’已成為我國調整水稻種植結構的大勢所趨。全國種植業‘十二五’規劃,已將‘秈改粳’作為戰略要求提出。我省也將實施“秈改粳”作為轉變水稻生產方式、加快我省糧食核心區建設的重要內容。”譚學林告訴記者。
據介紹,與秈稻相比,粳稻抗逆性強,生育期適中,粳稻產量高、穩產性好,早秈改早粳”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水稻單產和總產。同時,“早秈改早粳”還有利于優化稻田耕作制度。我省早秈品種種植期間常因“倒春寒”而影響產量,而選育耐寒的雜交粳稻替代秈稻種植,可進一步促進全市雙季稻播種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糧食總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