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城市相比,早日提高農村教育水平意義更大,關系著未來中國的發展。”長期關注貧困地區農村教育問題的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林秀,日前在陜西師范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成立大會暨“農村公共服務與發展”學術研討會上指出,“農村地區的發展和中國高素質勞動力的成長,從根本上必須依靠教育。可惜,現在城鄉教育的巨大差距并沒有消除。”
孩子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教育強則國家強。然而,一直以來我國貧困地區的農村教育狀況卻不容樂觀。營養不足、輟學率高、信息閉塞,農村孩子早早地輸在了起跑線上。在此次的研討會上,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們呼吁全社會關注農村孩子的教育現狀,早日補齊我國農村教育發展的“短板”。
在抽樣檢測的2000多名農村出身的嬰兒中,約一半嬰幼兒貧血,微量元素缺失,在兒童出身的前1000天,55%貧困農村嬰幼兒貧血,70%在認知、運動方面發育遲緩——
孩子營養不足、輟學率高,已經成為農村教育發展的短板
“與城市孩子相比,貧困地區的農村孩子營養不足,貧血嚴重。”斯坦福大學ScottRozelle教授根據REAP(“農村教育行動計劃”)中“養育未來”項目的調研數據指出,在陜南地區隨機抽樣檢測的2000多名嬰兒中,約有一半的嬰幼兒貧血,微量元素缺失。而在更早的階段,即兒童出生的前1000天,貧困農村地區就有55%的嬰幼兒貧血,70%的嬰幼兒在認知或運動方面發育遲緩。
“貧血和微量元素的缺失,會對孩子的智力發育、身體發育和精神健康等產生影響。更為嚴重的是,貧血可以影響到學生的學業表現。”據張林秀介紹,目前我國還有1/3的貧困地區的農村孩子有寄生蟲感染問題,近10%的孩子有視力問題且沒有得到糾正。所有這些,導致這些孩子想學好都學不好,比城里的孩子相差一大截。
而在受教育程度方面,REAP的調研數據顯示,我國西部貧困地區每年都有70萬初中生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輟學率達25%。而在農村高中階段,貧困地區每年也有37%的貧困學生沒有完成高中學業。與城市相比,農村孩子上大學的比例同樣很低,城市孩子上大學的概率,是貧困農村孩子的8倍;上名牌大學則是21倍。
貧困地區農村孩子大概只有2%、3%在小學時能接觸電腦,而這一比例在城市能達到80%以上——
城鄉教育差距拉大,勢必制約未來社會健康發展
“營養狀況差,貧血嚴重;基礎設施落后,師資不強;初高中輟學率高。所有這些問題,都導致了我們城鄉教育水平的差距。”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實驗經濟研究所所長、西北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史耀疆發出感慨,“尤其是輟學問題,由于輟學學生很難勝任未來高附加值的工作,影響了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人力資本儲備。”
據REAP的調研數據顯示,城鄉孩子之間在接受信息科學上的差距方面,80%到90%的城里孩子在小學時能接觸到電腦,而貧困地區農村孩子大概只有2%、3%的比例。“中國城鄉教育信息化差距全世界最大。而我們看到,城鄉教育水平的差距,其實早在學前階段就體現出來了。”史耀疆不無擔憂地說。
“人力資本包括健康、營養和教育等方面,它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強大的必要條件。”Scott說,“今天的兒童在人力資本上的差距是決定今后社會收入差距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將對今后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產生重要的影響。”
據了解,在我國的貧困農村地區,目前6至15歲孩子約8000多萬人。Scott分析,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這些孩子20年后必然會成為社會發展的主力,而他們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將會直接影響未來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城鄉教育差距如不能早日消除,勢必會成為制約未來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因素。”Scott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