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中兩大痛點,即是種不出來,賣不出去”,而“互聯網+”正深深地影響著田間地頭的農民。在互聯網的幫助下,農民最傷神的“滯銷”問題也有了解決的路徑,而一畝田恰是站在“互聯網+農業”風口上。
互聯網+浪潮幾乎席卷了各個行業,正在成為不同領域的產業巨變的催化劑,在農業領域也不例外。互聯網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也同樣能幫助農業解決信息不對稱的滯銷問題,減少農產品市場交易風險和經濟損失。
創業四年的云南三農網恰是站在“互聯網+農業”風口上。據了解,僅在2015年上半年,利用互聯網解決了60余起滯銷問題,其平臺每日交易數據更新量達30多萬條,品類涉及1.2萬個品種,覆蓋33個省區市的約1972個縣市,覆蓋農民1.3億。預計2015年底,縣域戰略合作伙伴突破200個縣市。
粘著泥巴做電商
互聯網已經在悄然地滲透到各個行業,在農業領域也不例外,這也正深深地影響著田間地頭的農民,在互聯網的幫助下,農民最傷神的“滯銷”問題也有了解決的路徑。
現代的農民也正走在擁抱互聯網的路上。
姚衛強,一個地道的曹妃甸農民,看著現在佛山火龍果滯銷、菏澤西瓜滯銷、濰坊油桃滯銷等消息,回想起自己去年50萬冬瓜滯銷在手,仍是有點后怕,好在互聯網使得信息透明化,使他安然度過一劫。
2014年,在第一季水稻收割完后,姚衛強在一片水稻田中間,建起了自己的蔬菜大棚,一共30畝地,投資80萬元。第一批收成在2014年秋天成熟,那是整整30畝地,50萬斤冬瓜。
但他始料未及的是,這50萬斤冬瓜無人問津。一畝冬瓜的種植成本大概是2000元,30畝地,就是6萬元的損失。初期投資很多是靠貸款支撐的姚衛強,對這樣的損失,無力承擔。
按照傳統的銷售邏輯,姚衛強要把地里的蔬菜,裝車拉到最近的灤南批發市場,由那里的代辦批發商負責收。收購的價錢、數量,全部由代辦說了算,姚衛強所掌握的市場信息,全憑代辦的一張嘴。每完成一單交易,他還需要給代辦1%到2%的費用。他也可以把蔬菜送到近300公里外的新發地,但物流成本得自己承擔。
提高社會資源配置效率。”高海燕指出。
在這最后一公里問題中,合理的物流半徑和合理的價格方案一樣重要。在高海燕看來,第四方物流的模式,還需要買賣信息的填補,使得各種信息服務對稱。“比如海南的黃瓜并不一定需要賣給有購買需求北京,在買賣信息充足,可選擇的情況下,當然首選賣給同樣有需求的海南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