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價格上漲的前奏已吹響
中藥材價格低迷數年,部分品種蠢蠢欲動:大宗中藥材價格自2012年以來在低位持續盤整,近期有回暖跡象。三七價格在3月份環比明顯上漲(80頭環比上漲25%,120頭環比上漲14%),其他代表性品種自去年起也呈現抬頭趨勢。自去年8月底以來,當歸(草把)價格上漲54%,黨參(白條黨中條)價格上漲74%;去年11月以來,太子參(統)價格上漲55%, 天麻(統)價格上漲10%,野菊花(統)價格上漲69%,元胡(統)價格上漲10%。
藥農持續虧損、種植面積減少,將導致未來3年產新縮減:供需是決定中藥材價格的最主要因素,從供給端來看,中藥材種植面積萎縮。中藥材種植基本依靠手工作業,機械化程度低。在2009年以來中藥材價格普漲刺激種植農戶大規模擴種之后,產新集中(2013、2014年)導致中藥材價格急劇下滑,而隨著地租、人工、管理等種植成本的不斷上升,許多種植品種價格可能跌至甚至跌破成本線。以三七為例,2015年每公斤種植成本達到150-200元,而120頭三七報價自2015年起就處于成本線下。價格下跌導致部分藥農損失慘重,嚴重挫傷藥材種植的積極性,迫使部分藥材基地轉種其他作物。從草根調研來看,過去3年中藥材生產整體處于調減狀態。考慮到大多數中藥材有2-3年的種植周期,可以預判未來3年中藥材產新縮減,將驅動價格逐步上行。
下游需求是漲價的支撐,通脹預期有望刺激漲價提前來臨:中長期來看, 中藥材需求穩步增長。2011年以后,醫保控費日趨嚴格,中藥注射劑對中藥材的需求拉動明顯減弱,逐步回歸到正常增長水平。但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等異軍突起,需求逐年擴大。從終端中藥飲片銷售收入增速來看, 已顯著高于行醫藥制造業整體增速。隨著國家對中醫藥發展的大力支持,中藥材需求仍將維持較快增長,這將是中藥材價格步入上行期的有力支撐。中藥材具有農產品屬性,價格敏感度高。短期來看,通脹預期加劇,有望刺激中藥材漲價提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