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美麗鄉村·文明衛生·巾幗行動”工程。積極發揮縣、鄉、村婦女組織的作用,以20個農村危房改造佤山幸福工程集中改造點為重點,全面開展“美麗鄉村·文明衛生·巾幗行動”,重點開展“凈化我家、美化我院、整潔我居”主題實踐活動,抓好環境整治,做到房前屋后無雜草、無垃圾,廁所清潔、畜廄清潔、庭院整潔、廚房整潔,客堂、臥室明亮整潔。力爭用1至2年的時間,逐步向全縣93個村(社區)鋪開,實現農村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的目標。 實施農村文化基礎設施改善工程。全面加快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特別是以農村
危房改造佤山幸福工程建設為契機,加大對農村文化基礎設施投入力度,為農村文化活動室配備相關設備。推動農村電子閱覽室、“農家書屋”工程的實施,農村電子閱覽室覆蓋全縣各行政村(社區),“農家書屋”工程向自然村延伸。以“八個一”為主要內容,大力推進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設。到2015年,全縣建成30個文化惠民示范村。
實施農村群眾素質提高工程。圍繞“培育新公民,樹立新風尚”的工作思路,開設“農村道德講堂”,每年開展“算賬對比、飲水思源,自力更生、積極主動,勤勞致富、科學致富,移風易俗、樹立新風,勤儉持家、杜絕浪費,愛國守法、明禮誠信”、“佤山道德觀”、“兩誠”和“兩勤”等教育活動100場次。加大科學理論進村寨力度,進一步消除農村群眾“等、靠、要”思想,按照培養“四有”農民的要求,把培育農村科技明白人與推動產業建設結合起來,加大農村實用技術的培訓,確保2015年群眾參訓率達60%以上,并通過科學理論的普及,引導農村群眾自覺改變不合理的風俗習慣,逐步消除封建迷信,糾正農村群眾打麻將、猜字花、酗酒、吃喝等不良風氣。針對農村群眾的接受能力,把文化生活作為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充分利用“文化下鄉”、各類節慶日,著力將黨的方針政策、公民道德融入到各類文藝節目中,組織農村群眾廣泛開展文藝演出活動,使其成為群眾自我宣傳、自我教育的有效載體。
實施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工程。堅持以文明村創建為紐帶,文明戶創建為基礎,加大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結對共建掛鉤工作力度,著力在幫扶指導上下功夫,不斷建立健全掛鉤共建機制,豐富結對共建內涵和創新結對共建活動。組織農村和農戶廣泛開展“農村精神文明示范村”、“省市縣級精神文明村”、“十星級文明戶”等文明創建活動。
實施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工程。根據群眾生產生活實際,按照“業余自愿、形式多樣、健康有益”原則,組織開展群眾性文娛活動。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推動農村免費放映工程覆蓋到自然村、組,完成上級下達的放映任務;深入開展“送歡樂下基層”、“樂在農家院”、“歡樂廣場”、“圖書進萬家”等主題活動。
實施宣傳思想文化隊伍建設工程。把加強鄉(鎮)、村宣傳思想文化隊伍建設,作為強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著力點,不斷加強和改進基層宣傳思想文化隊伍建設。調整充實各鄉(鎮)宣傳委員,配備1名宣傳干事和配齊鄉(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并指導各行政村用好用活大學生村官和農村無職務黨員,鼓勵和抽調素質高、有一定文化專長的大學生村官或農村無職務青年黨員兼職擔任行政村(社區)宣傳員、文化員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人員,做到每個村(社區)明確一名“兩委”班子成員具體負責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設置相應的崗位,負責開展宣傳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