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轉型期,人們的價值觀念日益多元化,“未婚媽媽”群體逐漸走入我們的視野。這是一個充滿爭議的群體——“未婚先孕”沖擊著傳統道德底線,“小三媽媽”更是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邊緣。
這又是一個弱勢群體——“未婚媽媽”不僅要獨自承擔育兒的重擔,而且要承受世人的冷眼和“眾叛親離”的打擊。她們的孩子還面臨落戶、上學等一系列難題。“未婚媽媽”群體面臨的難題,確是一個待解的社會問題。
接受責任,“失去”親人
小沫(化名)已經連著幾個月沒睡過安穩覺了。孩子一哭,就如同耳邊掠過轟炸機,“嗡”的一下,她就醒過來。然后便是一系列規定動作:喂奶、哄睡,有時還得換尿布、清洗等等。這樣的成套動作,一晚少則兩三次。
小沫今年28歲,兒子4個多月。一個人照顧孩子,她用“身心俱疲”形容自己的處境。孩子的父親,是她兩年前在一家網吧做收銀員時認識的。兩人在一起半年多,小沫懷孕了。“他當時沒逼著我打掉,而是說再攢點錢,就和我結婚”。小沫說。
有了男友的承諾,小沫安下心來。因為身體不好,發現懷孕一周后,她就辭了職,專心安胎。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男友回家越來越晚,當時他解釋說想多掙點錢,所以又找了份兼職。
“他嘴挺甜的。”小沫無奈地笑笑,“大概過了4個月吧,有天晚上,他整晚沒回來。”小沫打了一晚的電話,又找到男友的工友,對方的一句話,讓她的心瞬間跌入谷底:“他不是前天就辭職回老家了嗎?”
那是小沫長這么大過得最懵懂的一周,每天除了流淚,就是從冰箱里拿出點冷飯,逼著自己吃下去。“畢竟肚子里還有寶寶呢。”小沫說,她不忍心把孩子打掉。
小沫本打算和男友回家談婚事時,再把懷孕的事告訴父母,但眼下的處境,讓她不得不撥通家里的電話。如她所料,母親號啕大哭,父親接過電話,沉默良久,說:“你和你肚里的娃跟我們沒關系,我們丟不起人。”
小沫原來每月只有一千多元的工資,幾乎沒什么存款。為了省錢,她產檢都沒做。而因為沒有準生證,她甚至想好要自己在家生。可生產那天,實在疼得受不了,最終還是被鄰居送去了醫院。因為懷孕期間總是吃素,孩子生下來營養不良,住了一周保溫箱才回家。而近萬元的醫療費,她至今還欠著,無力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