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不僅盛產蘋果,還盛產個頭如雞蛋般的大棗,不僅有幾百萬畝的棗園,還有現代化的加工產業。在2012年底舉行的央視“三農創業致富榜樣頒獎盛典”上,將山西大棗引入新疆種植、加工,創造6億元年銷售額的李志民是公務員下海創業成功的典型。
李志民是山西運城人,2000年,已是運城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長的他去新疆出差,和一個農業專家結伴散步,路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第四十八團,無意間看到一棵棗樹,長勢良好。“如果把山西駿棗引來種植,比它表現更好”,駿棗是山西紅棗中的優良品種,個頭大、肉厚,適應性強。專家的話讓44歲的李志民決心一試。
放著安穩的日子不過,這讓周圍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當時像他那個年齡的,往往等著升職、退休、養老,但李志民心里清楚這樣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在單位干了多少年,總感覺到有些勁兒還是使不上,也想在市場上試試,證實一下自己的價值。”懷揣著夢想的李志民離開了工作近30年的單位,找朋友借了10萬元,只身一人踏上了去新疆的火車,踏上了一段充滿傳奇色彩的財富之旅。
李志民到了新疆喀什,說服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第四十八團,試種他從山西販運過來的駿棗棗苗。正如專家所預料的那樣,山西駿棗在新疆生長的個頭更大,也更甜,逐漸代替了老的品種。4年的時間,李志民從山西販運了上億株的棗苗到兵團銷售,掙到了第一個2000萬元。
引入棗苗只是第一步,李志民還學習山西棗園,結合當地水土特點創造了“矮化、密植、豐產”的紅棗種植模式。新疆的日照時間長,李志民將每畝地的種植密度增加了3倍,達到了每畝1200株,而且種下一年就可以掛果銷售。2007年,李志民的示范園畝產量達到了2600多公斤,創下世界記錄。按這個產量計算,種植棗樹的收入比種植棉花翻了一番,阿克蘇的紅棗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到了上百萬畝。
這么多的紅棗該如何擴大市場呢?李志民又啟動他的下一步,拿出棗苗生意賺得的全部資金,再從政府貸款700萬元,共投入3000萬元,在阿克蘇建成一座年加工能力5000萬斤的紅棗加工廠,源源不斷的紅棗運到這里變成棗膠囊、棗濃漿、棗飲料等。到2011年,他在全國建成5個紅棗加工廠及相關產業,年銷售額突破6億元。
“搏一下,你還有成功的可能。如果不搏,你什么可能都沒有了。”回顧創業經歷,李志民欣慰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