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辦于2013年10月18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介紹2013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圖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介紹2013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中國政府網 朱鵬 攝
中央電視臺記者:剛才從您發布的數據看,三季度的經濟企穩回升,您認為回升的原因是什么?您如何看待前三季度的經濟運行情況?謝謝。
盛來運:謝謝你的提問。我想先回答你的第二個問題,怎樣看待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對于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的狀況,我想用三句話12個字來概括,“總體平穩、穩中有升、穩中向好”。
總體平穩是指經濟運行的態勢比較平穩,主要指標在預期的目標區間之內,波動幅度不大,三季度的GDP增長7.8%,二季度增長7.5%,一季度增長7.7%,基本上在0.3個百分點之間波動。
前三季度物價的總體表現也是基本穩定的,今年二月份是春節,9月份是中秋節,這兩個月CPI稍微超了3%以外,其他各月的物價指數基本上都在2%—2.5%左右的區間運行。就業形勢總體也是比較穩定的,今年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繼續增加,外出就業的農民工人數增長了3.1%,從這幾個方面來看,我們覺得前三季度經濟總體運行是平穩的。
穩中有升主要是指在國家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政策措施的推動下,三季度經濟出現一些積極的變化,實體經濟穩中有升。主要表現在三季度GDP增長是7.8%,比上半年回升0.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三季度增長10.1%,比上半年加快0.8個百分點,投資、消費、出口,這些關鍵的指標都有些回升。GDP變化還表現在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上,由于國內的需求有所回暖,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連續兩個月環比正增長,同比降幅收窄,這反映市場的一些積極變化。
穩中向好主要是指宏觀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有所改善,主要表現在社會預期積極向好,結構調整穩中推進,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有所提高。預期向好也是三季度發生的積極變化,在中央明確的宏觀政策導向下,社會預期趨于穩定,企業發展積極性比較高,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PMI指數連續三個月回升。結構調整在穩步推進,主要表現在無論是從地方政府還是從企業的層面上,調結構、轉方式的認識比較統一,積極性也比較高,所以在產業層面上也出現一些分化,新興產業增長的速度要遠遠快于傳統產業,特別是一些新興現代化服務業的增長速度比較快,像網購,包括由此所帶來的郵政業的發展增速都比較快。從前三季度的情況來看,第三產業增長速度比第二產業快0.6個百分點,三產所占GDP的比重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經濟增長的質量也有所提高,1—8月份規模以上的工業的利潤增長12.8%,比上半年提升1.7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也都在繼續增加。以上這些情況的變化說明,當前中國宏觀經濟的基本面在發生一些積極的變化,即使經濟增速有所波動,但是內在的結構與其增長的質量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這同時也說明,黨中央、國務院保持定力、冷靜發力,創新宏觀管理方式,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方式是有效的,是正確的。
關于三季度經濟增長速度為什么會回升,從影響因素來講,應該說是有多種因素,既有國外的因素、國內的因素、政策的積極推動,也有企業主動調整的結果,綜合這些因素,最主要的是三個方面。首先得益于國務院及時創新宏觀管理方式,明確調控區間,這對引導社會預期、增強企業的發展信心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企業的信心增強,社會預期穩定,就愿意簽單,愿意擴大投資。第二個方面是,從一季度開始黨中央、國務院有序地圍繞調結構、穩增長、促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經濟平穩運行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例如以簡政放權為突破口的行政體制改變,還有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這些都為企業經營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環境,有利于激發民營企業的投資活力。加大棚戶區改造,加大環境保護的力度,包括前段時間出臺的“寬帶中國”的戰略,鼓勵信息化消費,這些方面都有利于調動和激發內需潛力。第三個方面的因素可能與國外經濟復蘇、企穩好轉有一定的關系,很多發達經濟體從今年的二季度開始緩慢復蘇,這對我們擴大出口或者是穩定出口產生了一些積極的作用。以上三個方面是三季度經濟回升最主要的因素,我們希望這種勢頭能夠得到延續,謝謝。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第三次經濟普查年底將正式開始,目前第三次經濟普查準備的工作進展如何,各地的情況又怎么樣?第二,在國家統計局今年召開的“開放日”上,馬建堂局長曾經介紹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將大量使用PDA也就是掌上電腦,請問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謝謝。
盛來運:謝謝你的問題,也謝謝你對統計工作的關心。今年將開展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經濟普查的登記時點是2013年12月31日。這次經濟普查的主要任務是摸清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同時進一步了解服務業、文化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小微企業的發展狀況,為國家更好地制定結構調整的政策,制定科學發展的政策,提供決策依據。
這次普查涉及的面很廣,粗略估計,涉及調查對象的基本單位和個體工商戶大概六千萬個,一千萬個是法人單位,將近五千萬個是個體工商戶。為了提高調查效率、降低調查成本,國務院經普辦決定在數據采集階段使用PDA,這樣做有幾個好處。首先可以降低調查負擔。我們在準備階段,就會把調查問卷和地圖裝到PDA,普查員帶著PDA到現場登記的時候,就減少了很多現場錄入的工作量。
使用PDA的第二個好處是便于核查。我們這次要求普查員用PDA對被調查對象的辦公地點、營業執照進行拍照,一旦發現不一致的地方,及時核查。普查員用PDA登記完以后,這些數據可以及時發給統計局,減少中間環節,也減少對數據的干擾,提高數據質量。這次國務院第三次經濟普查辦公室下了很大決心,更多地利用現代技術,更多地利用網絡技術來提高調查的效率和數據質量。
盡管我們使用了現代化數據的采集手段,但是由于涉及面太廣,所以三經普調查的工作量仍然很大。目前統計系統,包括普查機構上下都在全力以赴,為第三次經濟普查的現場登記工作做準備。普查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普查做些工作,在這里,我也特別懇請各位媒體朋友多支持普查,多宣傳普查,謝謝。
日本NHK記者:提問一個問題,投資、消費、凈出口對前三季度GDP增長的貢獻率是多少?
盛來運: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45.9%,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是55.8%,拉動GDP增長4.3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GDP的增長貢獻率是-1.7%,拉低GDP為-0.1個百分點。
香港文匯報記者:我們看到9月份的一些數據還是出現了回落,這是否意味著經濟回升的態勢是不可持續的,您怎么看四季度及明年的經濟形勢?
盛來運:謝謝你的提問,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您觀察得很細。9月份國民經濟的主要指標數據與7月份或8月份相比,確實有明顯的變化,不少指標同比增長速度出現了小幅回落。這種變化是趨勢性的,或者是偶然因素引起的,我覺得對這一個月的情況還需要觀察,關鍵對9月份的數據也要進行認真詳細的分析。
關于9月份的數據,我想談幾點。首先9月份的一些指標數據盡管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不大,并且9月份一些指標數據的水平并不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月份增長10.2%,大家知道,8月份增長10.4%,增速回落0.2個百分點,但是10.2%的速度也是今年以來僅次于8月份的一個速度,也是不低的速度。 第二,9月份的部分指標同比增速回落有季節性因素,有氣候因素,同時也有去年對比基期變化的影響。舉幾個例子,9月份工業用電量增長8.1%,比8月份回落了將近4個百分點,發電量的回落和用電量的回落跟氣候變化是有關系的。今年的7、8月份是高溫季節,工廠里面為了保持工業生產,一部分保持降溫、通風,非生產用電增幅比較大,9月份的時候氣候轉涼,這方面的用電可以節省下來,因此發電量的變化跟氣候變化有關。
再舉個例子。像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家比較關注這個指標。9月份同比名義增長13.3%,同比增速比8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但我覺得這個變化跟基數有很大的關系。去年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2%,9月份提升到增長14.2%,對比基數高對今年同比增速有些影響。看這個指標的時候,我建議大家同時看一下我們發布的環比數據。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環比增長速度為1.24%,比上個月提升了0.11個百分點。有時候不能簡單從一個數據的變化就得出消費減緩了,或者是發生了什么逆轉。經濟運行的指標關系是非常復雜的,一定要全面地看待這個問題。9月份經濟的一些指標變化需要重視,有些指標的回落確實也與市場環境,還有經濟的一些內部結構沒有得到根本改觀有一定關系,對9月份的數據還要進一步觀察。
你提到的第二個問題是后期走勢,特別是四季度經濟是什么樣的狀況。我的看法是,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宏觀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運行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支撐中國經濟運行的基本動力還是比較強的,中國仍處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的進程中,工業化和城鎮化距世界水平和應該達到的水平空間還很大,這樣會激發投資和消費的潛力。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措施,仍然是推動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來源,有一些政策的效應還會繼續得到發揮。
第三,中國現在發展的基本面在向好的方向發展,特別是企業和政府的層面,調結構、轉方式的認識統一、態度堅決,行動也很快,在調結構、轉方式的過程中可以釋放改革紅利、創新紅利,通過這種調整,激發和增強經濟的內生動力。
第四,社會預期比較穩定,這一點跟二季度有很大的變化。當前企業知道該干什么,知道怎么去干,所以預期比較穩定。給大家通報一個數據,國家統計局為了解和準確判斷后期的走勢,做了40萬企業的調查,其中25萬家是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這些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一些企業家對后期的判斷走勢還是謹慎樂觀的。有一個數據,工業企業中認為四季度或者以后一個時期經濟與三季度相比基本不變的比重占65.1%;認為四季度比三季度向好的方向發展的、生產有可能加快的占22.8%;認為四季度可能不如三季度的只占12.1%。我覺得這個數據基本上能夠反映企業運行的總體狀況。
以上這幾個方面說明,當前中國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還是比較強的,我們有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潛力和條件。當然,我們也意識到,目前國內外經濟環境仍然還是復雜、多變、嚴峻,存在不少不穩定因素。就中國經濟內部來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和一些問題還需要一些時間化解。去年四季度經濟增長基數會對今年四季度同比增長產生一些變化,經濟繼續上行確實有些壓力,但是總體來講,中國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是一個大概率事件。我個人的看法,即使增長速度比三季度有所回落,由于前面所談到的結構在發生一些積極的變化,經濟增長質量也在向好的方向轉化,同時預期比較穩定,我覺得中國經濟基本面在向好的方向發展。謝謝。
第一財經電視記者:9月份CPI同比增長3.1%,也是繼7個月以來又重新回到3%以上,現在有評論說,全年的通脹能保持平穩有點過于樂觀,盛司長怎么看,是不是我們現在已經又存在了一定的通脹壓力,同時全年控制通脹的目標能不能達到?謝謝。
盛來運:謝謝你的提問,我知道大家很關心物價問題,特別是9月份我們發布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就是CPI同比增長3.1%,超過3%,大家議論比較多。9月份物價的上漲有它特殊的季節性因素,也有節日消費拉動的因素,同時還有一些氣候變化,特別是與部分地區澇災、旱災影響一些產品的生產供應也有關系。CPI同比3.1%中,2.3個百分點是新漲價因素,0.8個百分點是翹尾因素。新漲價因素中,食品相關品種的價格上漲,像蔬菜、水果、雞蛋、肉禽價格的上漲,食品價格上漲對CPI漲幅的影響達到60%以上;中秋節在9月份,對食品消費的拉動是有影響的。
盡管從后幾個月來講,進入冬季,食品的生產有季節性的影響,食品價格的上漲仍然會對總體CPI的上漲產生一定的壓力。但從總體來講,保持物價的穩定我們是有條件的。首先一點是今年糧食又是一個豐收年,庫存也很充足,糧食供應沒問題,糧價具有保持穩定的條件和基礎,對其他農產品價格的穩定會產生重要的支撐作用。第二,現在絕大多數的工業品供過于求。目前我們談的更多的是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工業品價格在低位運行。盡管近2個月PPI連續兩個月環比正增長,但是同比仍然在負增長區間,9月份PPI同比下降1.3%。工業品供應充分,價格比較低,對CPI傳導的壓力就比較輕。第三,目前的經濟增長趨于穩定,總供給和總需求的矛盾的關系相對比較穩定。我們不追求過高的經濟增長速度,總需求的上升對物價上漲的壓力相對來講也不是特別大。再加上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些因素都有利于保證后期物價基本穩定。1—9月份CPI的平均增長2.5%,全年調控的預期目標是3.5%,從現在看,完成全年目標應該是沒什么問題。
東方衛視記者:我看到發布稿里有一個數據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長速度,去年在9.6%—9.8%之間,今年從一季度開始就在6.7%、6.5%、6.8%當中徘徊。請問盛司長,這三個百分點的差異是怎么造成的?第二,關于房地產,盡管今年實施了比較嚴格的調控政策,從二、三季度以來,像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城市的房價還是出現了大幅上漲,您覺得今年是否需要出臺一些新的調控措施?謝謝。
盛來運:關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的問題,我想說兩點。第一,今年以來,三個季度城鎮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與去年同比確實出現了回落,但是今年前三季度跟上半年相比在增加,上半年增長6.5%,1—3季度增長6.8%,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是回落的,但環比還是在增加。收入同比增速的放緩跟經濟的大環境是相關的,經濟增速在繼續放緩,收入增速不可能不受到影響。再加上收入是經濟增長的滯后反應,前幾年經濟高增長、經濟比較好的時候,收入增長比較快。這幾年經濟增速在回落,一定程度上必然會在收入上體現出來。這是今年收入增長速度比去年同比增速低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影響不會很大,我個人覺得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城鎮化在穩步推進,每年有不少農村人口轉移進城,在農村是高收入階層,但是進城以后,在城鎮里面的收入相對偏低。這樣來講,分母擴大,分子沒有同步擴大,一定程度上對數據也會有影響,但我認為這不是主要的。今年盡管財政壓力比較大,征收壓力也比較大,政府還是很重視提高低收入階層轉移性收入的比重,提高了退休人員的工資,提高最低工資的標準,對保持收入的穩定增長還是產生了很大的作用,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關于房地產問題,這個情況是比較復雜的。這個月22日將發布上個月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數據,到時候對房價的變化會有更清楚的認識。從8月份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數據的變化來看,有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和重視。從這些情況來看,房價的表現出現了分化,一線城市房價漲得更多,二三線城市漲幅不是那么大。最近大家說談到地王的現象,很多不是房地產行業的領軍企業在拿地,這些問題需要研究,從而進一步完善房地產調控的政策和機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