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塘茶,產于普洱市鎮沅縣田壩鄉瓦橋村海塘小組,由地名而得茶名,是云南八大名茶之一。千年茶王,海塘佳茗,是愛茶人士到云南旅游的最好享受。
海塘茶主要生長在鎮沅縣田壩鄉瓦喬村海塘小組,這里海拔大約在1690米至1860米之間,常年云遮霧繞,年平均氣溫16度,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海塘古茶山屬無量山分支,瀾滄水系,土壤肥沃,植被豐富多樣。海塘小組的負氧離子濃度達到了19萬—20萬個/每立方米 ,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海塘茶吸天地精華,鐘靈神秀,依托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山地環境,海塘茶古茶林中的古茶樹生長旺盛,郁郁蔥蔥,最大的一棵茶樹:樹高5.0米,最大徑圍170公分,樹齡已近千年。
海塘茶茶史悠久且充滿傳奇,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據海塘的一座墓碑和有關家譜記載,江西籍的艾氏、方氏、葉氏、刀氏等為躲避戰亂,于明朝永樂十年(1413年)舉家搬遷到老海塘定居,把先進的中原文化也帶入這蠻荒之地,從此開啟一定規模的茶葉種植。
普洱市茶葉局品牌科長包中華介紹說:“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滅亡明朝,建大順政權,年號永昌。明思宗朱由檢殉國后,福王朱由崧被四鎮擁立于南京,改元弘光,建立弘光政權,上位僅一年即被滅亡。1646年南明在廣東肇慶立桂王朱由榔為帝,年號永歷,史稱“永歷政權”,這個政權后來退守云南、貴州,利用李自成、張獻忠的余部抗清,直到1661年被吳三桂完全消滅。有一股永歷政權的潰部為逃避清軍的追殺,將朱姓改為劉、黃二姓,一路向云南的西南方向逃離,最后來到了瀾滄江東岸的深山野林中開荒安家,偶然發現了一個鹽礦,為了感恩這口鹽礦帶來的生存希望,就把這地方起名為“恩耕”。恩耕與海塘茶的直線距離不足3里,定居在此的劉、黃二姓人家邊開采熬制食鹽,邊開墾種植糧食、茶葉。隨著不斷的開采磨制,恩耕的食鹽除了自用以外,還悄悄流通到外面。外面的鹽商發現品質優良的恩耕鹽后,都紛紛前往采購。然而,飽受戰亂之苦的恩耕人,由衷的渴望能在這里繁衍生息、興家立業,于是把恩耕鹽的情況和成鹽品報知掌管當地鹽事務的鎮沅府,以求辦鹽引,合法熬鹽,合法販鹽。”
清政府為了更好控制邊疆地區,同時擴大稅收,于雍正二年(1724年),把鎮沅府轄的恩耕鹽井和按板鹽井一起由朝廷統一開設,擴大生產規模,定額征收鹽稅,在威遠同知設鹽課大吏一員代管恩耕井鹽事務。從此,恩耕改名恩耕井,恩耕井逐漸興盛起來,帶動了鹽茶貿易,劉、黃后代抓住這個前所未有的機遇擴大了海塘茶的種植面積。后來,每天都有幾十匹的馬幫,把海塘茶和恩耕鹽托運出去。漸漸的海塘茶在全國的茶市上展露頭角,通過茶馬古道,銷往各地。雍正曾贊曰:“茶出海塘,色黃味甘,野中有柔,絕茶也”。此后,海塘茶名聲遠揚。
民國時期,老海塘的富裕人家艾福明從景谷縣引進大量勐庫茶種回海塘育苗種植,擴大了海塘茶的面積,促成了春茶中的海塘茶外形橢圓光滑,苗鋒尖削,芽長于葉,色澤嫩綠,體表無茸,湯色金黃明亮,香氣純粹,入口滑潤,滋味清爽或濃厚;葉底嫩鮮,尚為完整。夏秋忠的海塘茶,色澤墨綠,條索肥碩,湯色渾金黃,滋味濃郁,回甘持久,杯底留香的獨特風格和品位。
解放后恩耕鹽井被棄用,但老海塘茶卻一直鮮活的名聲遠傳,尤其是現如今,在“天賜普洱、世界茶源”的新機遇下,老海塘茶已被國家列為云南八大名茶之一,海塘茶的發源地海塘組也被列為國家民族保護和發展特色村。我們有理由相信,海塘茶終會被越來越多的商家、消費者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