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業保險是農業保險重要的部分。如今,種業保險已不存在做不做的問題,而是怎樣做好的問題。目前,種業保險嚴格地說還僅限于雜交種制種保險。據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三農”保險事業部提供的信息,2011年至2014年人保財險累計承保制種作物面積564萬畝,試辦區域從2011年的4省(市)擴大到2014年的9省(市),由此可見,我國的種業保險還有許多的空白需要填補。相當多的種業人士對此做了深入的思考和謀劃。
聲音
前一段時間,萬畝水稻減產絕收事件,說明老天作怪防不勝防,也說明意外保險非常必要,應提上日程。在美國有一種意外保險,就是試驗年份沒遇到的意外氣象保險。當然,這需要時間過程。此類保險面要寬,就像車險,大家全保,只有千分之一出險,保險公司才有積極性。
——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秘書長李立秋
講可持續發展能力,就不能不提到風險抗擊能力。國家鼓勵創新,每年財政方面有那么多安排,能不能出一部分,或者企業強制性拿出一部分,銷售收入拿出一定比例。設立保險也好,基金也好,大家一塊想辦法。國外農業補貼很多是通過保險的方式實現的,如果與資源配置結合起來,也是一個可行的做法。
——中國種子集團公司總經理張學工
植物品種也是生命體,各種風險在所難免,需要理性思考如何建立新品種推廣強制保險制度。保費可以考慮由企業承擔、政府補貼,保險公司可以參照交強險的方式確定保費,對事故多的企業逐年提高保費,增強企業對自己品種的質量意識。
——國家種業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主任宋敏
案例
安徽萬畝水稻減產
2014年7月至8月,安徽全省平均氣溫26.2℃,為1994年以來最低,由此引發稻瘟病,使得安徽當地包括“兩優0293”等容易感染稻瘟病的品種出現減產或絕收情況。事件發生之后,隆平高科派專人查看受災區域,核實受災面積,協調當地政府進行了保險賠付,同時也采取免費提供種子、建立自然災害救助基金等措施幫助受災農戶恢復再生產。
“海燕”強臺風
2013年,受“海燕”強臺風等多種災害影響,廣西、廣東、海南等地農林損失巨大,僅海南農林受災面積就達183萬畝,損失42.1億元,絕收面積55萬余畝。人保財險支付農作物種子生產保險賠款5892萬元,部分分公司水稻種子生產保險已現虧損。
高風險高成本特性——
種業更需建立風險分散機制
種業位于農業產業最上游,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決定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要素。但同時,種業也是一個高風險行業,尤以自然風險威脅最突出,一旦發生自然災害,不論種子企業還是農戶,其損失都極其巨大。因此,建立健全種業風險分散機制,不僅是企業需要,更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需要。當前,在異常氣候日益常態化的環境下,要保障現代種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予以重點推進,讓種子企業和農民吃下“定心丸”。
一是加快推進制種保險試點,建立政府支持、企業參與、商業化運作的制種風險分散機制。制種生產由于技術復雜、環節多、投入大,比一般農業生產面臨著更高的風險。但是目前我國很多制種地區都沒有建立專門的制種保險機制,在多數地區,種業企業和制種農戶依然主要依靠參加種植業保險來規避風險。由于制種生產的成本遠遠大于大田種植,一旦遭遇風險,種植業保險的保額根本無法彌補制種損失。2011年,《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1〕8號)》提出,建立政府支持、種子企業參與、商業化運作的種子生產風險分散機制,對符合條件的農作物種子生產開展保險試點。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則提出,將主要糧食作物制種保險納入中央財政保費補貼目錄。一系列政策的推出,為制種保險的推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要積極推動國家相關政策的貫徹落實,加快推進制種保險試點示范,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加速推進制種保險。
二是創新機制,充分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作用,讓企業安心經營,讓農民放心種植。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假冒偽劣種子打擊力度的不斷加大,在糧食生產中由種子質量問題引起的糾紛越來越少,而由氣候、環境、人為等因素引起的非種子質量問題糾紛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面對此類糾紛,大多情況下會以政府出面協調,企業補償農戶的方式解決,以保護處于弱勢地位的農民。但此種解決方式,對于依法生產經營的種子企業來說顯然不公平。2014年,中種集團下屬中種雜交小麥種業(北京)有限公司與北京農林科學院、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共同簽署了“北京雜交小麥種業一攬子保險方案”,為解決上述困擾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鑒的積極模本。該方案全面覆蓋制種育種、專利產權、良種質量、技術服務、良種推廣五大關鍵環節,對產銷全程的種業特有自然災害風險、法律風險、職業責任風險及市場推廣風險進行全方位的配套保障服務。對于農民而言,除了在大田種植上得到保險外,對于種子的質量問題以及種植技術指導失誤導致的減產或損失,保險公司也會為此賠償。在此新模式下,企業不再獨自承擔風險,而農民在安心種植新品種的同時,也可更加放心地接受新技術和新模式。
(田冰川)
規模經營投資倍增局勢下——
杜絕生產經營者“因災返貧”
在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量涌現的情況下,我國農業生產正向適度規模經營轉變,投資額度倍增、經營規模更大,面臨的風險更高,對農業自然災害的風險保障需求也必然更加強烈。如何切實有效地提高農業經營主體在災害條件下的持續生產積極性,杜絕農業生產經營者“因災返貧”,維護農村和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要條件。農業保險作為專業化、市場化的農業災害風險管理機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如何進一步創新和完善就顯得特別重要。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的農業保險仍處于起步階段,從覆蓋范圍、補償率以及運營機制上看,問題較為突出:一是保額不足、補償率低,據統計,2014年全國農作物受災面積達2489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373.8億元,通過農業保險賠償214.6億元,僅占6.36%;二是政府補貼不足,政府財政對農業保險提供盡可能多的補貼是世界通行的慣例,在我國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收入水平低、保險欲望更低,政府補貼不足必然造成應保未保等情況出現,在制約農業保險發展的同時嚴重影響農業產業發展;三是巨災風險分散機制缺失,保險公司無法分散商業風險,巨災保險理賠得不到有效保障,直保公司和保險人的風險敞口無限放大。
因此,我國急需建立財政支持下多主體經營、多層次覆蓋、多渠道支持的農業保險體系。
一是建立全國統一的政策性業務商業化運行模式,遵循“政府財政支持、保險公司承保、第三方介入”的原則,加大中央財政補貼支持力度,減少地方和基層政府對農業保險的介入程度,規范農業保險商業化運作體系,引入第三方介入保險代理和公估,建立政策性業務商業化運行模式。將政策性的農業保險落到實處,消除一些地方存在的“保險與農戶沒關系、定損與災害沒關系、參加保險的農作物與補貼品種沒關系”的現象。
二是加大農業保險覆蓋范圍、提高保額標準和賠償水平。參照西方國家成功經驗,將原有的低層次物化成本保險向產量保險和收入保險改進,實現農業自然災害保險范圍全覆蓋,提高保額標準和賠償水平,保障農民再生產能力。針對自然災害頻發的區域,應考慮出臺支持性政策,鼓勵多家直保公司實施聯合承保。
三是農業保險應考慮設置巨災救助基金,通過在國家層面設立救助基金,對保險公司理賠之外,動用基金對受災嚴重的農業經營主體予以額外救助。
四是建議政府出臺《農業再保險法》,規范再保險分保業務開展和再保險比例;建議中國再保險公司成立專門的農業再保險公司,發揮統籌優勢,深入開展跨區域風險數據積累與研究,開展全國性的農業再保險業務,在向農業直保公司提供業務支持的同時,與境內外再保險公司一道對農業直保公司實施強制性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