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選擇的雙重作用下,電商下鄉勢頭強勁。監管層面,政府部門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扶持力度加大,一些地方探索利用農村電商促進扶貧解困和農村發展。企業層面,既有京東等綜合性電商企業加快農村布局,也有一些專注于農村電商的企業逐漸壯大。但總體上電商服務在農村的覆蓋面和應用率還較低,農村電商仍然處于起步探索階段。
挖掘農村市場的電商潛力,需要根據農村市場特點,依托電商平臺構建工業品、商業服務下鄉與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渠道。農村市場的特點在于,廣大農民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農村電商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打通農村市場的“進路”與“出路”,不僅要把商品和服務送進去,還要把農產品運出來。通過電商的普及,解決農民面臨的買不到質優價廉商品和賣不掉自產農產品的雙重難題。
雙向流通能給電商、農民和消費者帶來更多價值。農村地區市場需求分散,渠道成本高,難以形成規模集中效應,這是影響電商企業盈利能力和下鄉積極性的癥結。建立雙向流通的渠道,有利于提高農村電商渠道和站點的使用效率,能夠從雙方向為電商企業帶來更多訂單和收入。對處在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兩端的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來說,借助電商渠道,使傳統農業融入“互聯網+”,有利于縮短流通環節,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搭建暢通的雙向流通渠道,需要加強農村電商站點網絡和信息服務網絡建設。配送物流和站點布局,是關系農村電商發展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是挖掘市場潛力的關鍵。站點網絡建設和布局,要著眼于解決工業產品下鄉的物流配送問題,還要考慮如何把農產品有效組織集中起來,便利農產品輸出。而要降低站點網絡成本,必須依靠農村市場的自身力量,借助發揮當地農民的作用,這不僅有利于降低電商企業運用成本,也能為農民增加創業和創收機會。
在信息服務網絡建設方面,一方面要強化電信普遍服務責任,為廣大農村地區提供更加便捷便宜的上網條件,同時還要加強對農民使用網絡、應用電子商務的培訓,特別是要重視培育典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逐步推廣,使廣大農民成為電商和互聯網經濟的參與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