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2年,全省肉牛存欄達1040萬頭,居全國第3位;出欄366萬頭,居全國第7位。肉羊存欄1200萬只,居全國第11位;出欄800萬只,居全國第10位。
困局
牛羊產業“短板”十分明顯
“存欄多出欄少,商品率不高,產業大而不強”,被業內人士反復提及。數據顯示:2012年我省肉牛存欄在全國居第3位,但出欄僅為第7位,牛肉產量則滑到了全國第9位。透視“大而不強”,我省牛羊產業的“短扳”十分明顯。
養殖積極性不高,從牛羊最基礎的生產力—能繁母牛、母羊近年來數量的持續下降可見一斑。
2012年,我省肉牛存欄接近1040萬頭,按照國際慣例,能繁母牛的數量應該占據總存量的一半左右,才能維持和擴大再生產,即應達到500萬至600萬頭,但是當前我省能繁母牛僅有350萬頭,短缺近三分之一。
再看母羊的情況,自從2005年以來,能繁母羊數量持續下降,由2005年的49.28%下降至2011年的44.86%,種羊的生產能力遠遠滿足不了生產的需求。
“一方面是產業短板不少,另一方面,國家對牛羊產業的扶持力度也遠不如養豬業。”徐祖林說,國家扶持肉牛、肉羊養殖的政策較少,肉牛良種補貼約為5元/頭,而母豬補貼則有100元,此外還有其他補貼政策。“周期長、投入高、風險大,又沒有配套扶持政策,要加快發展難度很大”徐祖林補充道。
全省規模養殖龍頭企業之一的云南金江綠色產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賞海昆說:“肉牛養殖周期長,投入高,光靠養殖戶自主投入很難做強。”
短板1
規模化養殖率和個體產量雙低
全省肉牛、肉羊的規?;B殖率分別為30%和20%
“一家一戶的分散養殖方式仍然是主流,這種單家獨戶的養殖方式,不僅商品率低而且隨意性較強,想養養幾天,想賣就賣了。”省農業廳草山飼料處處長徐祖林列舉產業層次低的種種表現。而且由于養殖方式總體落后,我省牛羊繁殖率和個體產量低,這就從整體上拉低了全省的養殖和生產水平。
短板2
投入不足科學養殖技術難推廣
全省牛、羊的良種率分別只有30%和50%
我省牛羊飼養主要集中在山區和半山區,山區群眾經濟基礎薄弱、籌資能力不足,而政府在牛羊產業的公益性、基礎性投入還比較少,很多基層畜牧獸醫站設施設備陳舊老化,種、料、管、防等科學養殖技術推廣不配套,對農民的公共服務能力弱。記者了解到,以肉牛凍精改良推廣為例,政府免費提供凍精,農戶渴望改良品種,但由于凍精改良,財政只補凍精,沒有配套的工作經費,基層獸醫人員無法開展免費改良工作。楊士林說,有一個地級市,一年改良200頭牛的計劃都難以完成。肉牛凍精改良這樣的“好方子”卻治不上良種不多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