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國家動物遺傳資源研究室主任馬月輝認為,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遠沒有像野生動植物保護那樣受到重視,各級部門對畜禽資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不少地方只索取、不保護, 特別是對地方良種保護不得力。“實際上,即使暫時看不出一些地方品種的實用價值, 但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角度, 從未來發展的角度, 也應當予以保護。”
調查顯示,我國畜禽資源總體下降趨勢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根據我國第二次畜禽遺傳資源調查(2003—2010年),瀕危和瀕臨滅絕品種占地方畜禽品種總數的14%。
據了解,目前共有三種保種方式幫助地方家畜家禽品種“復興”:其一是建立活體保種場;其二是對動物的精子卵子進行冷凍保存;另外一種是取得動物DNA保存一些特有基因。
北京農學院教授李華表示,目前最好的方式還是建立活體保種場,把一些有利用價值的物種圈養起來。 “因為每個物種單個個體的基因是不一樣的,只有保留一個大的群體,才能把這個物種的優越性遺傳下來。”
在我國地方特色的名雞品種中,北京油雞猶如雞中“鳳凰”,卓爾不群。它“鳳頭,毛腿,胡子嘴”,以外貌奇特、肉味鮮美、蛋質佳良而著稱,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但北京油雞一度瀕臨滅絕。
上世紀70年代后期,隨著國外高產品種的引入,北京油雞在原產區的養殖數量急劇下降,并出現品種混雜現象,瀕臨滅絕。1972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等單位的科技人員,相繼從民間搜集北京油雞的種雞,進行繁殖、提純、性能測定、選育和推廣工作,從而使這一珍貴品種得以保存至今。
北京市畜牧獸醫總站副站長陳余告訴記者,2005年以后,隨著北京油雞被市政府列為北京市特色農產品,產業逐漸形成并蓬勃發展,其中百年栗園作為北京油雞產業化發展的代表,使北京油雞這一優良特色品種從科研單位逐漸走向市場。
不過陳余也坦言,保護家畜多樣性往往不可能有近期經濟效益, 因此,國家應在統一規劃下,明確劃分保種范圍, 建立保種場, 制定保種計劃, 并給予經費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