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祿豐農村看到,到處是一派火熱的勞動場景。隨著“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新格局的形成,全縣冬季農業開發的文章越做越精彩,冬早蠶豆、豌豆、蘿卜等特色產業既豐富居民的“菜籃子”,又鼓起農民的“錢袋子”。
去年12月以來,祿豐縣金山鎮以楊家莊為核心的青早蠶豆交易就逐漸熱鬧起來。金山鎮南沖村委會唐子村村民杞正芳告訴筆者:“去年我家種了2畝多青早蠶豆,賣得5000多塊。今年,我又增加了面積,種了5畝多,按現在的市場價每公斤12塊,估計可以賣得10000多塊,效益還是好呢。”據悉,2013年金山鎮種植青早蠶豆1.6萬畝,按畝均收入2000元到2500元計算,全鎮僅青早蠶豆收入就可達3000多萬元。
冬季農業怎么會有如此好的經濟效益呢?“按照常規種植,蠶豆、豌豆等要到春季才上市。為了讓第二年的蔬菜提前到頭年冬天上市,我縣大力推廣反季蔬菜種植,逐步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種植模式。”縣農業局負責人的回答解開了筆者的謎團。
近年來,反季蔬菜已成為祿豐農民增收的主要產業之一。在一平浪鎮納甸和阿井等村委會,千畝連片的冬早豌豆正陸續采摘上市。“豌豆是我們農民這兩年收入最高的農作物了,在我們村幾乎每家都種有冬早豌豆等反季蔬菜。”看著長勢喜人的豌豆,納甸村委會冬早豌豆種植戶張紅菊說:“按目前每公斤7.5元的豌豆價格,今年的種植收入比去年還高呢。”去年一平浪鎮種植規模增加到1.7萬畝,預計產值可達到5000萬元。
為做好冬季農業開發這篇大文章,該縣努力做大做強蔬菜、林果、藥材、花卉、養殖等特色產業。同時,對冬季農業開發項目實施資金、物資、技術等扶持,縣、鄉農技中心為農民做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激發起全縣農民變冬閑為冬忙的熱情,讓曾經的“冬閑田”變成了“增收田”,有力促進了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2013年,預計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200元,增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