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鄉,常能聽到這樣的抱怨聲:“我們這里種出來的東西很好吃,蔬菜瓜果個大肉甜、皮薄籽少、香嫩汁多……但就是不知道咋個吆喝,要么沒有銷路,要么賣不出個好價。”其實,不知道怎么吆喝,是因為品牌不響、營銷不強,讓特色農產品難以走出“一流原料、二流加工、三流品牌、四等價格”的尷尬境地。那些營銷“玩”得好的商家,低價拿了山鄉的農產品,轉身貼個“牌”、換個包裝、拓展了渠道……靠營銷就賺了盆滿缽滿。
為了獲得更大的附加值,傳統特色農產品必須告別“躲”在山里謀發展的傳統思路,走進大市場去亮相競爭、打造品牌、營銷自己。市場經濟就是品牌經濟、營銷經濟。沒有品牌,就如同人沒有名字,哪有知名度;沒有營銷,就如同瘸了腿,哪能走得遠。如果在“品牌”和“營銷”上下足功夫,則會收到效果,可以增加農產品出口創匯、增大外銷量等等。但我們更要看到,還有很多優質特色農產品還處于“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用新理念謀劃農業、營銷農業,依然是我國各地各級政府農業部門必須面對的大課題。
筆者認為,要做好農產品營銷工作,一方面要改變重生產、輕營銷的工作思路,幫助農民兄弟大聲“吆喝”,把優質農產品推銷出去;另一方面要加快農產品信息平臺、銷售平臺的“觸電”步伐,通過一系列電商營銷策劃來提高本地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競爭力。在建構農產品“觸網”過程中,要考慮周全、具備長遠戰略目光,不僅需要考慮電子商務領域的競爭態勢,也需要不斷追問:開展電子商務的主體是誰,獲利的是誰,監管能不能到位,對本地特色農業發展究竟有什么好處。如果在整個流程中監管和服務不到位,農民的利益和科研投入得不到保證,產品質量不能延續,那么這樣的狂歡只是少數人的、短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