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施有林忙得不亦樂乎的是因為他堅信:荷藕莊園建成后,將與撫仙湖北岸濕地在新環湖路左右形成相互呼應之勢,共同構筑起撫仙湖保護的生態屏障,同時,這幅景致優美的田園風光畫卷也將為當地發展“觀光農業”、提高群眾收入奠定基礎。
荷藕莊園位于澄江縣右所鎮吉花村委會,規劃面積1333畝,是澄江縣落實“四退三還”要求,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改善撫仙湖流域生態環境,穩定保持撫仙湖Ⅰ類水質的一項重點工程。
“建荷藕莊園實際是為撫仙湖建一片‘生產性濕地’。”澄江縣委書記葛勇告訴記者,撫仙湖的最大污染來自于農業農村的面源污染,針對這一現狀,市委、市政府啟動了撫仙湖北岸生態濕地建設。在縣級層面,澄江也結合本地實際提出了在馬房村以東、污水處理廠以南、吉花村以西、新環湖路以北片區建荷藕莊園的規劃,確保中水回用于藕田并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水質自然凈化過濾,讓濕地更好地發揮作用,同時也最大限度地保障群眾利益。
在葛勇看來,不論是生態文明建設還是產業結構調整,首先必須讓群眾自覺自愿地參與進來。因此,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荷藕莊園采取“政府引導、農戶種植、政府保底”的運作模式,在不改變田塊結構和現狀的前提下,以戶為單位加入吉花荷藕專業合作社并簽訂協議種植荷藕。種植片區由政府劃撥經費統一進行機耕、放水,農業部門負責鑒別選擇藕種并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培訓。農戶簽訂荷藕種植協議后,按照“誰種植、誰管理、誰受益”的方式運作,自行種植、養護、采收、銷售荷藕;荷藕成熟后,可自行采收上市,也可由政府保底價統一收購。同時,政府直接對種植戶給予藕種補助,并同時享受每年每畝1000元的扶持獎勵及縣政府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實施意見所規定的當年一次性每畝1000元的補助。
事實上,這也是澄江縣在建立撫仙湖生態補償機制方面的一種嘗試。葛勇認為,生態文明建設固然是放在首要位置,但群眾利益也同樣重要,要讓世代生活在湖邊的老百姓真正參與到撫仙湖保護中來,還是必須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大對老百姓調整產業結構的補償和扶持力度,“用3至5年的時間進行扶持,一旦產業轉型成功,到時候不但可以不用扶持,還可以通過觀光農業帶動旅游業發展,帶動地方經濟增長。”
除了荷藕莊園建設,澄江縣還圍繞撫仙湖保護,在確保農民收入逐年增加的前提下,以發展現代農業莊園經濟為抓手,培育具有澄江獨特優勢的綠色農業品牌,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生態休閑觀光體驗農業轉變。從去年開始,縣財政每年安排扶持資金1600萬元在撫仙湖徑流區內鼓勵和扶持發展藍莓、大櫻桃、荷藕、景觀苗木等生態農業,在全縣山區、半山區發展核桃等優質林果業,在撫仙湖徑流區外發展抗浪魚等優勢產業。預計到2015年,澄江縣藍莓種植面積將達到1萬畝,年產量3000噸;荷藕面積6000畝,年產量1萬噸;核桃面積4.2萬畝,年產量1200噸;景觀苗木1萬畝;養殖抗浪魚700畝,年產量14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