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昌寧高原特色農業-核桃
“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我們始終堅持因地制宜謀布局、圍繞市場調結構、科技支撐增效益、產銷一體拓市場的思路來抓,先后制定了熱區河谷蔬菜糧食專業區、溫涼壩子糧食經作專業區、冷涼山區茶葉核桃專業區和山地牧業專業區的農業規劃,突出一村一專的特色,以四群教育和實施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為抓手,著力科技、資金和產銷體系的保障建設,全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力求既有風光更有增收,確保穩步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百年目標。”隨行的昌寧縣農業局局長羅佳興和我們介紹起了全縣的發展思路和目標。
仲夏時節,在素有“千年茶鄉、山水田園城市”等美譽的昌寧縣,走進熱區河谷,探訪蒼翠茶山,牧野山地草場,做客核桃人家,在縣農業局農科員的陪同下,記者詳細了解了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并和縣、鄉、村三級農科員促膝長談,一路走來,無處不被該縣生態農業優美的風光、豐厚的收入和強勁的發展后勁鼓舞著。昌寧縣高原特色農業建設在省、市、縣的堅強領導下,正一路風生水起,描繪著山清水秀、富農安民的桃源盛景。
枯柯河畔瓜果醉人
“今年是個豐收年,每畝番茄能收7噸左右,保守算,每畝也是一萬多收入,我家這五畝地,種一季番茄3個多月,交給專業社去賣,毛收入大約在5萬左右,真的感謝這些農科員。”昌寧縣柯街鎮芒賴村馬桑林洼村民組村民林紹成滿臉歡笑的給我們介紹,身后是延綿幾公里、白花花的蔬菜大棚。每個大棚的門口都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種植品種、科技措施和縣鄉村技術責任人。
穿過萬畝蔬菜大棚,羅局長帶我們來到了坐落在省道公路旁的柯街佳肴蔬菜專業合作社。在寫著“商務部南菜北運試點企業”的大牌子下,數十名工人正忙著把辣椒、番茄分揀裝箱后上車。忙得滿頭大汗的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風風火火的告訴我們,合作社的蔬菜質量好、上市早,直接銷往成都后再轉運大城市,生意很火爆,菜農個個都賺得盆滿缽滿。
交售完滿滿一車蔬菜,菜農趙剛喜笑顏開的把厚厚一沓百元大鈔裝進了懷里,顧不得和我們多說,滿臉堆笑地一陣夸獎著各級農業干部的好,說家里還有6畝香料煙晾曬,顧不上多聊了。
一旁陪同的柯街鎮黨委書記黃有權給我們介紹,作為全縣發展高原特色的熱區河谷樣板,該鎮在縣農業局的幫助下實施了無公害反季蔬菜、香料煙、甘蔗等專業村建設,落實了農科入戶工程,開展了專業合作社建設,實施了農機推廣,從農民素質、農田設施、農業科技、現代營銷等方面共同發力,全鎮現代農業如火如荼,農民收入突破了7000元,穩步實現“兩個翻番目標”一點都不虛。
延綿的大棚、連片的香料煙把狹長的枯柯河谷妝點得激情如畫,峽谷兩岸茫茫的甘蔗林里白糖廠機聲隆隆,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笑臉和著河谷熱區似火的驕陽相應同輝,記者的心滿懷激蕩,催促著羅局長早些帶我們領略下一站的風光。
山水田園魚米糧倉
繼續向東車行40公里,一個四面環山的秀美壩子展現在了面前,縣城依著西山而建,綠樹成蔭、緊密有致,一條大河從南北走向穿過壩子,縱橫交錯的水泥面機耕道路把田成方、渠成網的3萬畝農田環繞在縣城的四周,田城相襯中,城在田中,田在園中,人在畫中的美景撲面而來。
夕陽灑余輝時,我們迫不及待的走進這個田園小鎮,仿佛置身優美的山水油畫,田里秧苗吐翠,田水波光粼粼,農民扛著鋤頭走在種著綠化樹的水泥機耕路上,讓人分不清是去勞作,還是在賞景。
“這塊是縣農科所的洋芋高產樣板,也是水稻產量幾乎超噸的好田,那塊是油菜高產樣板……要是春天來,這可就都是滿壩子的油菜花海,游客絡繹不絕”昌寧縣農科所所長趙炳華滿是得意的介紹。
“昌寧縣城壩子通過連續三年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都建成了溝渠交錯、路網連通,旱能灌、澇能排的高產良田,并實施了以良種、良法、良技、良機為主要內容的高產創建,高標準農田產量產值大幅提高,同時又把田野變成了旅游休閑的田園……”縣農業局羅局長說。
在右甸壩南部的水田邊,我們遇到了右文村三甲村民小組村民韓紹成,談及這幾年農業生產的變化,韓紹成就打開了話匣子。他說,建成了高標準農田,又開展了新型農民培訓,還實施了測土配方、精確定量栽培等農科服務,村里又有了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民經紀人,每年每畝農田產值都在兩萬多元,僅僅是小春種洋芋一季,今年每畝產量就突破4.5噸,產值達到1.08萬元,很有賬算。
右文村黨總支書記杞仲興接著給我們說起了具體的措施,他說,縣鄉村聯合開展農科入萬戶,每家都有了具體的責任農科員,實施了“農科明白人”培訓活動,每戶每年至少都參加5次以上農科培訓,還接連搞了高產創建,又教技術又給農藥肥料,并且,還建起了農機合作社、農民管水協會和洋芋等農民專業合作社,降低了成本又找到了銷路,加上土地流轉大戶經營助力,全村農業真的是連連增、節節高。
穿過風景如畫的高產田疇,羅局長帶我們走進了壩子北端的蠶桑專業村新城村。在養蠶大戶輝強家里,輝強指著坐落在蒼翠桑園里像別墅一樣庭院說,種桑養蠶五年,蓋起了這院造價近40萬元的房子,自己很心滿意足。新城村黨總支書記李從忠說起蠶桑的發展歷程時感悟很多。他說,起初培植這個產業由于從前經歷過些曲折,真是難。現在,經過農業部門堅持不懈的努力,畝產值都在5000元以上,實實在在成了生態富民的支柱產業,大家都很自豪。
“關鍵是建起了龍頭企業,建基地和建龍頭一前一后,當時是真難!”羅局長說起當初依然沉重,現在好了,茶葉、蠶桑、核桃、還有畜牧全都建起了規模龍頭企業,全都走進了正軌了!
千年茶鄉茶海飄香
“先不忙去看龍頭企業,我們昌寧高原農業的亮點還多著呢!”農業局羅局長壓住了我們參觀龍頭企業的迫切,又讓記者心頭掀起了新的興奮。
千年茶鄉,怎能不看茶山。沿著環抱昌寧縣城的蜿蜒水泥路,我們走進了茶的海洋:從西山新華村千畝水澆地茶園,到達仁村、光山村、松山村“茶葉萬畝億元示范村”,再到瀾滄江畔漭水古鎮老廠村的古茶樹群,迎面撲來的都是景色如畫的茶園,將近70公里的茶區道路全都連通硬化,處處都是水澆地,處處都插著殺蟲黃板、裝著太陽能殺蟲燈,種植著櫻桃等覆陰樹,并且幾乎每塊茶園都標明著責任人和科技措施公示牌;茶園里不時還建有一座座觀景臺、品茶亭。置身蒼茫茶山,仿佛走進茶葉的博覽園、科技園、大觀園。
“我流轉了260畝茶園,依靠萬畝億元示范村建設,實施了品種改良、低改臺刈、無公害種植、分級采摘和機械化采摘,今年春茶賺了近60萬元。”在田園鎮達仁村小河邊村民組,榮獲云南省第20屆勞動模范的茶農左金發略有保守的告訴記者。
“我從昆明回來就在農業局的幫助下營銷我們老廠村的古樹茶,用微博、微信和淘寶推銷,每年都能賺10多萬,古樹茶更是翻著倍的增值,最貴的每公斤都上千元。”漭水鎮老廠村返鄉創業青年普國春對古樹茶一往情深。
農博要聞推薦
大閘蟹瑤族長鼓舞
農業領域信息化發展存五大問題
探尋我國夏糧“十一連豐”密碼
農業部商務部數據“打架” 豬肉價格走
互聯網與智慧型服務網絡建設——智慧
農業部:今年夏糧有望繼續增產
有機食品電商遇信任難題 O2O或成救命
“我家200多畝都經過無公害認證,并且全都裝了物聯網監控,生態茶葉好賣,價更高”田園鎮達仁村茶農李國民更有奇招。
“我家的茶園經過了綠色食品認證,貨真價實。”溫泉鄉光山村茶農羅永軍也有秘訣。
“勞力緊缺,我先分級采好茶,再用機械采摘CTC鮮葉,每畝能多賺上千元。”翁堵鄉茶農李順成也別有門道。
一番看下來,羅局長才介紹說,全縣全力實施了茶葉提質增效工程,從改善茶區道路澆水等設施,到低改臺刈換植改種,到農機補助,到無公害認證,并結合現代營銷的建設,全縣現有25.01萬畝茶園,實現總收入7.52 億元。千年茶鄉更加名符其實。
瀾滄江岸核桃滿山
昌寧還真是貨真價實的核桃之鄉。在瀾滄江畔的耈街鄉,置身省級文明村水爐村,記者發出了由衷的感嘆。六月里,漫山遍野的核桃掩映著一幢幢別墅小樓,誰也想不到這里曾是窮得不能再窮的“老五區”。
“我們村平均每戶的核桃年收入是6萬元,最多的一戶將近20萬元。” 耈街鄉黨委書記馬鄒說起核桃就直接稱作是幫助農民興家致富的“金果果”。
羅局長介紹說,核桃是昌寧打造高原特色農業強縣的又一支柱,通過創辦樣板、科技助力、營銷帶動,全縣發展起核桃166.2 萬畝,實現年產量2.3萬噸,核桃工農業總產值6.9 億元。
山地牧業六畜興旺
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提出了采訪畜牧業的希望,羅局長毫不猶豫地又帶我們來到了有著萬畝杜鵑、高山濕地等絕美自然風光的天堂山,在高山頂上,百畝高山草地讓人宛若走進了人間天堂。牧場上,豬、牛、羊滿坡咀嚼,一派悠閑。
漭水鎮沿江村黨總支書記王雙林介紹說,我們這里是高寒山區,又是自然保護區,搞別的有局限,我們就在農業局的領導下大力發展高原畜牧業,搞純天然養殖,在飼料泛濫、化學污染令人恐懼的今天,我們的豬牛羊樣樣都搶手,畜牧業既保護了生態更富裕了農民。
“農業局給我們項目支持和技術扶持,我和兩個伙伴共同投資300萬元,得了100多萬的補助,第一年就賺了40多萬。”九甲村養殖大戶于仕升對干養殖信心百倍。
“我們昌寧被確定為國家生豬調出大縣,還招商建起了雨潤集團肉食品加工廠,全縣實現畜牧業總產值 13.5 億元。”同行的羅局長說。
農業強縣蓄勢揚帆
看過蔬菜、甘蔗、香料煙、茶葉、糧食、核桃、蠶桑和畜牧,記者又親身感受了該縣種植總面積11.6萬畝、總產值3.4億元的烤煙產業,對昌寧縣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基地建設有了深刻的體會,對該縣科學布局、彰顯特色、設施保障、科技助力、營銷護航有了實實在在的感受,更對縣、鎮、村各級農科干部的為民務實由衷敬佩。同時,也對該縣提出的以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的具體舉措有了更加強烈的探尋欲望。于是,記者走進了連通這些高原特色農業基地的龍頭企業:昌寧紅茶業集團、龍潤集團、雨潤集團肉制品加工廠、笑果果食品公司、摩爾農莊、欣盛恒蠶繭公司,愈發對昌寧高原特色農業的蓄勢揚帆信心倍增。
建好基地筑巢引鳳,借船出海蓄勢揚帆。投資上億元的茶葉龍頭企業昌寧紅集團緊緊地將茶農茶園聯接到了一起,正全力打造精品、健全營銷網絡,強勢拓展市場,目前,系列產品已暢銷大江南北,發展勢不可擋;由笑果果、摩爾農莊為中堅力量的核桃精加工園區正風風火火加快建設;欣盛恒蠶繭公司的擴建也正如火如荼;如雨潤集團的廠房已建成,不日即將投入生產。
昌寧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楊永魁對昌寧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前景胸有成竹更倍感任重道遠。他說,在黨的“十八大”政策的指引下,乘著省委、政府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的東風,依靠項目引領、科技護航、營銷帶動,全縣因地制宜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農業基地,建起了保障發展的農科服務體系、產加銷體系,搭建起了金融助力、合作社支撐、土地流轉促進等綜合施策服務構架,走好了開局的第一步,但面對風云變幻的市場競爭、風起云涌的農業信息化革命,要確保做特做強做遠高原特色農業這篇文章,昌寧干部群眾還將繼續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一根絲”精神,著力在健全農科信息化服務體系、加強農業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做強做大龍頭企業引領上下苦下功夫,真正以基地托龍頭、以品牌搶市場、以營銷增效益,留住青山碧水,全面邁向小康。
千年茶鄉物產富饒,山水田園風光如畫,現代農業枝繁葉茂,高原特色富民強縣。2012年9月,昌寧縣被命名為第一批“云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示范縣”。我們堅信,他日再訪千年茶鄉,這里定將會在美麗中國的建設洪流中更加美麗、更加富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