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杜邦中國市場總監封紅兵在上海召開的“第四屆農藥行業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高峰論壇”上介紹了當前假冒及非法農藥的發展趨勢。
封紅兵指出,當前添加隱性成分的假冒農藥呈現新的動向,比如部分大企業假冒瀕臨倒閉的小微農藥企業的名稱(“三證”)生產隱性成份,再利用銷售渠道上的優勢地位進行市場推廣;部分企業以借證牟利,使用套證、過期證明顯增多,或者無證生產或以SY冒充登記證;少數大農藥企業目無法紀,違法添加各種隱性成份以及在肥料中違法添加隱性成分等等。
此外殺蟲劑添加隱性成分也有新的特征,包括從小包裝轉向大包裝、涉及農藥成分更多、逐步向政府的統防統治領域滲透或以作物解決方案做套裝等。
眾所周知,各類假冒偽劣農藥可能含有各種已知的或未知的雜質,有些雜質有毒,且劑型中所使用的價廉質低的助劑也具有毒副作用。這些都會給環境和人類健康帶來嚴重危害。另外,各類假冒偽劣農藥也會帶來一系列的政治和經濟問題,如使農民經濟受損、使購買和銷售合法產品的農民和經銷商信心受損、違法知識產權,破壞知識產權環境等。
據統計,2014年中國涉假冒偽劣農藥案件共計6800多件,涉事農藥共計3900多噸,農藥打假形式非常嚴峻。
面對這種形式,國家及相關企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監管和打擊各類假冒偽劣農藥。在國家層面上,今年3月份農業部根據《2015年全國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點》和《2015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方案》制定了《2015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實施方案》。該行動方案旨在能夠進一步約束農資生產經營使用行為,進一步提高農民群眾滿意度和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秩序。
跨國公司則積極開展相關打假維權工作。巴斯夫日前在中國新推出的產品標簽采用了巴斯夫與合作伙伴攜手開發的獨家標識系統,該技術將確保農民購買到巴斯夫作物保護部的正品產品。杜邦則通過抽檢市場上同類產品,運用速測儀進行快速檢測,若發現產品中添加隱性成分,據此向當地有關執法部門舉報。杜邦通過這套打假策略,最近幾年在國內獲得較好的效果。
相對于跨國公司的技術和人力資源的積極投入,國內企業對于各類假冒偽劣農藥重視程度不夠,“雷聲大,雨點小”,未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捍衛自己的權益。在各類假冒偽劣農藥泛濫的情況下,國內企業可借鑒國外跨國公司的打假經驗,采取實際行動嚴厲打假農藥造假行為,保障自身利益和良好健康的農藥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