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桃可以賣到40元,一畝地能產出6萬元,這一被《華爾街日報》稱為“世上最美味的桃子”的陽山水蜜桃,農業品牌效應似乎已經做到了極致。
然而,名桃能富民卻未必能強鎮。江蘇無錫惠山區的陽山鎮因桃而揚名,也因桃而背負全區財政墊底的壓力。地處經濟發達的蘇南,特色農業名鎮,全面發展的路該怎么走?
名桃之鄉土地還要不要流轉——
勞動密集型產業適度規模的思辨
陽山鎮是“中國水蜜桃之鄉”,以盛產有著“果中皇后”、“瓊漿玉液”美譽的陽山水蜜桃而聞名遐邇。全鎮1.3萬多桃農,近幾年來,每年人均種桃純收入超兩萬元。一家一戶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富了上萬桃農,卻也面臨著發展新難題。
自1999年陽山農民將全鎮90%以上的農田種上桃樹后,目前桃農平均年齡已超過53歲,桃農普遍斷層,桃樹亟待更新,但5年空果期,讓部分桃農寧可低效生產,也不愿意投入更新,種植技術上更是滿足現狀,缺乏創新意識。
惠山區委書記吳仲林說:“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有個適度規模經營的問題,也需要創新農業經營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和放大包括土地、品牌在內的各類資源優勢,促進產業增長、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桃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規模過大,難以做到精耕細作,規模過小,管理、服務和規模效益難上水平。因此,我們講求‘適度',將單個經營主體種植規模控制在30畝~200畝之間,確保規模效益和品質要求。”陽山鎮黨委書記吳立剛說。
從2010年開始,在桃農自愿的基礎上,陽山鎮陸續將桃地向大戶、合作社和村集體集中,沒有放棄承包權的桃農,土地流轉后參與土地收益分紅。目前,全鎮水蜜桃適度規模經營面積比例已達90%以上。
副鎮長陳超介紹,在土地集中過程中,陽山鎮規定,大戶和合作社經營桃農土地,除向桃農分紅外,還必須吸納其打工并為其辦理社保,村集體租地種桃,分紅則要高出當地平均水平一倍。每三年,分紅提高一次。
桃源村以村集體名義承租了108畝桃地,每年純利潤都在60萬元以上。村支部書記張谷說,農業村村級集體經濟來源是個難題,現在村里有了這筆收入,環境整治、景點建設做起來方便多了。
種桃大戶鄒玉琴告訴記者,她種了40畝桃林,用的工人基本都是這塊地上的老桃農,零工一天工資100多元,長期工一年可以拿五六萬元。水蜜桃套袋的那十幾天,干得好的工人每天能有600元左右的收入。
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不但優化了水蜜桃種植主體,更提升了經營水平和種植效益。今年的“倒春寒”和持續干旱,讓水蜜桃面臨大幅減產減收的風險,因為種植大戶和合作社技術、設施、管理到位,減產幅度才得到了有效控制,加之銷售渠道拓寬,價格上漲,全鎮水蜜桃基本實現了減產不減收。
陽山鎮桃源軒水蜜桃合作社負責人吳曉波介紹說,他們合作社22畝桃園全部安裝了噴滴灌,高薪聘請了專家進行技術指導,雖然桃園明年才大面積掛果,但今年的銷售已經達到兩萬元一畝,產量超出預期。
名桃之鄉的適度規模經營,帶來的收獲是豐厚的:今年全鎮2.1萬畝桃地,掛果的有1.3萬畝,據不完全統計,總產值達3.5億元;果品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在全國果品行業中,陽山水蜜桃首批獲得無公害農產品標志和原產地標記證書。陽山鎮也成為江蘇首個水果出口基地。
農業大鎮產業升級轉型的論辯
陽山鎮雖然地處鄉鎮企業發源地的蘇南無錫市,但在經濟發展上卻沒有跟上蘇南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1984年,陽山水蜜桃面積從幾百畝猛增到3000畝,成為江蘇最大的水蜜桃生產基地。從此,陽山與農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農業大鎮通常都是財政弱鎮,對工業經濟的渴求是他們的共性。近幾年來,隨著生態旅游休閑產業的發展,陽山鎮的工業企業發展與生態環境打造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企業搬不搬、關不關成為鎮黨委、政府必須面對和抉擇的新論題。
有人論辯,農業難增財政收入,還得依賴工業。吳立剛和一班人認為,陽山人種桃保得了一方清山秀水,這是全鎮跨越發展的最大資本也是潛力所在;農業名鎮更需用長遠的科學發展眼光,看經濟效益,看財政收入,看可持續發展。
陽山鎮因此而用辯證的眼光、思路和政策舉措,以桃為媒,將一產三產化,生態產業化,以全新的思路和方式,加速產業和經濟轉型升級,全力打造長三角地區生態旅游強鎮。
目前,陽山鎮正分期分批將分散于各村內的零散工業進行關閉、搬遷。桃源村近年來先后關閉、搬遷了15家企業。但關閉、搬遷企業只是手段,目的是優化生態環境和促進工業產業轉型升級。
在陽山鎮田園慢生活、品質度假和樂活魅力三大產業版塊中,樂活魅力版塊涵蓋了4平方公里綠色高效工業園區,以建設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總部基地和引進、培育先進制造業為發展方向,形成了全鎮三大產業高端發展的空間互補。
陽山鎮因境內的陽山而得名,但陽山過去一直被當地人稱為“瘌痢頭”——山上植被極少。現在已是滿山披綠。為了凈化城鄉水環境,陽山鎮不惜重金投入水處理項目,全鎮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覆蓋率達90%以上,工業污水處理率達100%。
保護和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陽山是全方位立體式的。全鎮近幾年來每年的植樹面積都在500畝以上,綠化覆蓋率已達70%。陽山鎮空氣質量名列無錫市前茅,全市PM2.5最低值監測點就在陽山鎮。
得益于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全鎮不少內河水質達到二類標準,擁有野生鳥類43種,野生樹木200多種。全鎮近5萬人口中,90歲以上老人有174位,其中百歲以上老人3位,比例達到中國長壽之鄉標準。
陽山會所,白天可以欣賞成千上萬只白鷺在樹林上空飛舞嬉戲的情景,晚上枕著蛙鳴蟲叫聲入眠。投資建造會所的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每年專家教授們都會來這里休假,并幫助鎮上企業“孵化”先進科技成果。
優美的生態環境,優化的產業結構,辯證的發展思路,推動陽山鎮經濟轉型升級科學發展。2012年,陽山鎮財政總收入4.3億元,5年來年均增長20%以上,增幅全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