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由這家醫院和哈佛大學醫學院以及丹麥奧胡斯大學附屬醫院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團隊,應用人體皮膚細胞制造三維骨移植物近日獲得成功,相關學術成果發表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雜志。
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燒傷科主治醫生鄒立津。2010年6月,在丹麥奧胡斯大學附屬醫院做訪問學者的鄒立津應邀參加這家醫院組織的“可誘導性多潛能干細胞向成骨細胞分化”研究課題。他說,這一研究使根據患者實際需要制造出個體化且沒有排斥反應的骨移植物成為可能。
鄒立津介紹,國際團隊采用“細胞重編程”技術,讓人體皮膚細胞重新回到胚胎干細胞的狀態,這種多潛能干細胞帶有患者的全套遺傳信息,能分化為人體的任何細胞。科研人員將這些細胞在體外定向分化為骨的前體細胞,接種在特殊的高科技材料支架上形成三維骨結構,然后移植到免疫系統受損小鼠體內。經過12周的嚴密觀察,新三維骨結構與周圍組織相融較好,未形成畸胎瘤。
據介紹,多潛能干細胞能分化出骨細胞,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一直飽受質疑,因為此前的研究大多采用病毒來源的多潛能干細胞,存在基因組不穩定的缺陷,無法進行臨床應用。鄒立津團隊利用體外合成的信使RNA將皮膚細胞轉化為多潛能干細胞,這種新一代多潛能干細胞克服了病毒源性多潛能干細胞的缺陷,細胞基因組完整而穩定。
研究人員透露,團隊將繼續監測這些骨移植物在小鼠體內長期存活和發揮功能的情況,為今后臨床研究奠定基礎。這些三維骨移植物除了在臨床治療領域應用潛力巨大外,還可用于人體骨發育實驗和相關藥理學實驗,有助于骨損傷后修復治療以及相關藥物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