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華社報道
為使我國法定節假日調休安排更加科學合理,在此前問卷調查基礎上,全國假日辦昨日凌晨公布三套法定節假日調休備選方案。
這三套方案,共同之處是維持春節長假不變,而最主要旅游季的國慶節3天法定假日,提供了不調休、調休5天、調休7天三種情形。元旦、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各放假1天,在逢周末理所當然補休基礎上,分為不調休或逢周二、四調休兩種情形。
很多網民稱,盡管民意調查是種進步,但遺憾的是這三套方案都不那么讓人滿意。
網民認為“方案倒退了”
三套方案昨日零點公布后,迅速成為網絡夜貓子們的午夜焦點,并在清晨升溫為一大熱點。
昨日,在多個網站上,參與三方案調查的網民投票超10萬。網民投票結果較為一致,支持率最高的是C方案,超過50%的網民選擇,其次是A方案和B方案。
然而,網民更多的反饋是“哪個都不合理”。“AB方案,硬生生地把國慶7天長假取消了,以后我們找什么時間出門旅游呢?”“大家選得最多的C方案,和目前的放假安排基本沒有區別,還可能少一個小長假。”不少網民認為這樣的方案實際上是倒退了。
對此,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休閑學專家樓含松認為,人們期待更多假期,說明國人的休假需求很大,這和當下大家工作、生活壓力巨大以及對精神追求更多密切相關。“國家設置公共假日時不能只關注假期本身,更應該考慮傳統文化習慣。譬如春節時人們需要回家走親訪友,那就可以提前幾天放假,時間也可以適當延長。”
浙江大學亞太休閑教育研究中心潘立勇教授則表示,我國現有的公共假日,從國際上來說并不算很少,處于中等位置,但人們感覺“休不夠”,關鍵還是假期質量不高,合理、自由安排休假的支配度不夠,是一個“怎么利用好”的問題。
潘立勇認為,長假不應該過度鼓勵。“長假使休閑需求集中釋放,使景區承載了過度的生態壓力,帶來了假日經濟的虛假繁榮和大量的社會問題,而不是一種體現人文性、合理性的休閑經濟。”潘立勇說,最根本的還是要完善帶薪休假制度,讓國人能夠自由地使用休假的時間和空間,真正體現休假的意義。
放假眾口難調成“閑愁”
其實,自從黃金周制度實施以來,怎么放假就一直是眾口難調的熱門話題,被業內人士形象地稱為“閑愁”。
東南亞金融危機暴發后應運而生的黃金周,又經歷了2008年歐美暴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從最初承擔的拉動內需、促進消費使命,逐步演變為鼓勵旅游、帶動就業等多重任務,并在事實上促進了旅游法、國民旅游休閑綱要、中國旅游日的誕生,推動了國民旅游休閑時代的來臨。
黃金周長假本身存在內在沖突:既要為一些人解決“閑”的問題,又要為一些人解決“錢”的問題。京津冀一帶“農家樂”的經營者,不止一次對記者表示:過去“五一”“十一”兩個黃金周的收入,就足以供一個孩子大學一年的學雜費。而目前僅剩一個“十一”黃金周,人是“閑了”,家庭收入卻日感吃力。
黃金周經濟賬要算,社會賬也要算。經濟賬、社會賬都合算的情況并非罕見,但不少時候,也難實現多方共贏。在一個日益多元化的現代社會里,這都是正常現象,沒必要強求一致,也沒有必要不破不立。國家法定假日的剛性規定和國民休假的彈性需求,二者可以兼容并蓄。
長假調休與否,既要算經濟賬,也要算社會賬,但首先要算大賬,即在現有城鄉二元化社會格局下,如何確保兩億多農民工放假休息、回鄉探親的權益。這些人不經常上網,在各種網絡投票中是“沉默的大多數”,但不能因此而忽視他們的真實需求。
應鼓勵自己做主休閑度假
今年國慶節黃金周過后,全國假日辦開展為期兩天的網絡調查,答卷者突破200萬人,但相對于我國4億多網民和國慶節4億多人次的旅游者來說,確實不具有統計學的說服力。因此有不少群眾擔心“官員上網看看貼,專家討論開開會”就決定全國的法定節假日調休安排。所以征求民意的方式本身,就面臨如何貼近群眾、貼近基層、貼近真實生活的問題。
黃金周長假調休為人詬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長假集中旅游,造成景區景點人滿為患,安全隱患突出,旅游幸福指數降低。對此,我們迫切需要換種心情看長假。與其通過裁減長假日、提高門票價格,像房地產限購、限貸一樣“限玩”,不如鼓勵更多人自己做主休閑度假。國家放假要科學、合理,國民休閑也要自我做主,學會“休閑”、適當“消遣”、自主“游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公布的《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提出加強帶薪年休假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職工休息權益方面的法律援助;特別提出在放假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高等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學放春假或秋假;強調鼓勵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引導職工靈活安排全年休假時間,完善針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的休假保障措施。
我國旅游休閑消費需求持續“井噴”,幾乎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求之不得的事情,是典型的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帶來的“閑愁”。對此一定要分類應對、綜合治理,放假要放得寬松、休假要休得自由,使假日真正成為滿足自己需求、尊重他人消費、享受生活美好的“閑適時光”。
莫讓“三選一”變成“三缺一”
昨日是全國假日辦第二次就節假日調休方案公開征求意見。此前全國假日辦發布相關調查問卷時曾引起各界群眾熱情參與,然而此次方案“三選一”的方式卻讓人略感無奈。
在之前進行的問卷調查中,恢復“五一”長假曾是不少網友的心愿,一些專家也建議恢復“五一”長假來分擔另外兩個“黃金周”的壓力。但在這三套調整方案中,長假不增反減成為最明顯的特征。不僅“五一”長假了無蹤影,“十一”長假也在A和B兩套方案中分別被縮短至3天和5天,僅有春節“黃金周”在三套方案中均幸免被調整。
相比之下,之前廣受質疑的“挪出來的小長假”在這三套方案中的改觀最為明顯。三套方案中都明確保證了元旦、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五個節日放假一天,并降低了“挪假”出現的幾率,在A方案中甚至明確提出除春節長假外其他節假日均不調休,而在B、C兩套方案中,也僅在節日恰逢周二、周四時進行調休。
規則更加細化,彈性略有增加,各套方案都在盡力避免因調休而導致的混亂模式再度出現。但如此調整也不可避免地會帶來新問題,例如不調休可能會導致“單蹦”節日的增多,反而使時間安排更零碎。并且,在B、C兩套方案中依然存在著挪假“風險”,“混亂時間模式”未從根本上被杜絕。
為群眾提出多樣化選擇,并按照年齡層次和職業來進行意見調查凸顯政府部門的誠意和按照民意改進的決心。但在拿出方案征求群眾意見的同時,不僅要調查群眾的選擇傾向,更要為群眾打開表達意見的通道。
一套成熟的節假日調休方案不應簡單以“三選一”的方式來進行定奪,而應以科學的調查將三種方案中的優勢“強強聯合”,從而形成最優方案。我們期待將民意融入最終方案之中,而不要讓“三選一”變成“三缺一”。 (據新華社電)
[黃金周的變遷]
離不開、要不得不便增、不能減
據新華社報道 黃金周是在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時代條件下,在上世紀末東南亞金融危機背景下,為刺激消費,拉動國內經濟,促進國內旅游而實施的舉措。
1999年9月,國務院修訂發布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春節、勞動節、國慶節和公歷新年為全體公民假日,其中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節為三天,元旦為一天;還規定這四個屬于全體公民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
從2000年國慶放假開始,對國慶、春節和勞動節這三個節的休假時間進行了統一調整,移動節日前后的兩個周末四天和法定假期三天集中休假,這樣共計7天時間。自實行這種休假制度以后,每逢這三個節日的休假稱為“長假”,通常前面冠以節日名稱。 2008年,“五一”法定假期從3天改為1天,意味著“五一”黃金周被取消。
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等專家認為,消費作為衡量社會經濟平衡發展的重要標志,既與社會群體收入水平息息相關,也與民眾消費觀念更新、消費時間充裕與否密不可分。通過給予充足的休息時間,刺激中國老百姓經濟思維從簡單的“積累型”向“積累—消費型”轉變,黃金周制度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客觀地看,國人閑暇時間的增多,大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內容,百姓用于餐飲、購物、旅游、健身、娛樂等的消費與以前相比大幅增加。這標志著人們從滿足現實的基本生活需要轉向對精神生活的向往,從傳統的生產—消費模式逐漸轉向消費—生產模式,但集中消費造成的旅游景點堵塞、交通不堪其荷等問題,使“取消黃金周”之聲時有所聞。
黃金周長假的制定,從最初主要推動“假日經濟”,逐步演變成帶動旅游休閑特別是舉家出游及促進 “農家樂”就業的重要渠道,長假在啟動內需的同時也創造出一些新需求,形成一些新問題。由于多元化條件下,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休閑傾向不同,黃金周在輿論場中越來越面臨 “離不開、要不得、不便增、不能減”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