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老夫妻結婚四十余年 丟證后想補辦卻遭重重困難
是老來才重新結婚,還是花過萬元兼拖著病腿回新疆一趟?這是擺在74歲的蔡伯和老伴面前的難題。
一家人扎根廣州40年,西北大漠只剩兩老援疆建設和戀愛成婚的回憶,還有那一紙已遺失的結婚證。近日因銀行業(yè)務所需,他們到越秀區(qū)民政局補辦結婚證明,手持戶口本等材料卻仍受阻,原因是缺了原婚姻登記地民政部門的書面證明。兩老不堪長途奔波,有職員好心支招:重新登記結婚。
“難道老來還要讓人笑話是偷雞摸狗地同居了47年?”兒孫滿堂的蔡伯左右為難。
文/記者何道嵐、大洋網(wǎng)唐韻妤
“要我們重新結婚,那不等于變相說,幾十年來我們都是過著偷雞摸狗的同居生活?”74歲的蔡伯每當提起近日辦理結婚證明一事,便一肚子氣。
今年,蔡伯的女兒因急事申請商業(yè)貸款,需要尋求財產(chǎn)擔保。一家人商量后,決定以蔡伯夫妻倆的單位福利房作為抵押擔保,應付一時之需。11月1日,蔡伯跟愛人前往銀行辦理貸款手續(xù),工作人員索要兩人的結婚證明。原因是,假若貸款人無法按時償還貸款,銀行將對房子進行拍賣,此時會涉及到財產(chǎn)分割問題,所以貸款前要證明房子是兩位申請人的共同財產(chǎn),可這對結婚近半個世紀的老夫妻卻一時間拿不出來。
事情要追溯回1966年,蔡伯和老伴在新疆和田登記結婚。當時,他們是支援邊疆建設青年大軍中的一員,在新疆一待就是7個年頭,其間,三個孩子相繼在當?shù)爻錾4撕螅ぷ鲙捉?jīng)變動,那一張不起眼的紙質(zhì)結婚證早已不知所終。轉眼間,夫妻倆在廣州已生活幾十年,跟兒女在此落地生根,而年青時援建的和田也一別40多年。
為了補回那一紙結婚證明,兩老于日前去到戶籍所在地的越秀區(qū)民政局,打算向婚姻登記處申請補辦,沒想到卻吃了閉門羹。
結婚證丟了:
要么去新疆開證明
要么重新登記結婚
越秀區(qū)民政局向蔡伯表示,補辦結婚證必須回到當年的登記所在地,由該地的民政部門開具書面證明。這可急壞了兩老。蔡伯膝蓋有舊患,老來行動不便,莫非真要兩人拖著病體,特意往萬里之外的新疆走一趟嗎?除了旅途的奔波,兩張過萬元的來回飛機票也讓他們躊躇。
為此,蔡伯特意向居委會和原工作單位咨詢,確認可以出具居委會及原工作單位的證明材料,以及兩人的檔案和戶口本等資料—里面有夫妻隨遷的資料及夫妻關系的說明,均可作為佐證。“他們說,有些人離異了,但戶口沒有遷出,難以排除漏洞。”民政局工作人員最后仍以規(guī)章制度為嚴格準則,婉拒了兩位老人的訴求。
“我們當場沒了主意,有好心的工作人員實在看不下去,便出了一個無奈之下的方法。”蔡伯表示,一位婚姻登記職員提議,兩老不妨重新登記結婚,如此一來,他們不僅能馬上領證,而且還能免除無謂的金錢開銷和舟車勞頓之苦。
兩老并不“領情”。蔡伯坦言,夫妻倆現(xiàn)已兒孫滿堂,早到了含飴弄孫的階段,而在老一輩人的意識中,婚姻始終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兩老不接受未婚同居,也就不愿“自認”老來才正式結婚,“拿著這樣一個結婚證去辦事,別人怎么想,子孫們又怎么看我們?”
一紙結婚證引發(fā)的討論
當事人:婚姻狀況難道沒備案?
蔡伯表示,自己身邊有不少年輕時參與援疆、上山下鄉(xiāng),或者因各種原因遷居他鄉(xiāng)的長者,弄丟結婚證的人并不少,“民政部門是否有更人性化的認證流程,或者推出更便民的服務措施呢?”
讓蔡伯和家人尤為不解的是,在戶口和個人資料完備的情況下,“個人的婚姻狀況難道沒有官方的備案?民政局又為何不能跟其他部門溝通,甚至直接跟新疆當?shù)氐拿裾块T聯(lián)系確認呢?”
民政局:須以登記地證明原件為憑
上周五,記者就蔡伯的個案咨詢廣州市民政局。該局人員表示,按法律規(guī)定,補辦結婚證時,需要提供身份證、戶口本和一份結婚登記記錄檔案證明,其中,檔案證明只能由原婚姻登記地的民政局出具。據(jù)悉,補辦后的結婚證將以補辦登記之日作為新的注冊時間,不過會注明原結婚證遺失等情況說明。
至于民政部門之間的婚姻登記系統(tǒng)是否有聯(lián)網(wǎng),又能否異地查詢相關記錄,廣州市婚姻登記處人員表示,無論信息有否聯(lián)網(wǎng),都不能以網(wǎng)上的下載打印材料為憑據(jù),只能使用原婚姻登記地的民政局出具的證明原件。
針對蔡伯的兩難處境,越秀區(qū)民政局提出可委托代辦。由當事人請公證機關做一張委托證明,寄到新疆,請當?shù)厥烊藨{此到民政局查找資料。據(jù)介紹,由于兩地民政局為平級單位,即使越秀區(qū)民政局發(fā)文給當?shù)孛裾块T,也不能保證得到有效回復。
法律專家:相關法規(guī)可更人性化
“民政局的做法是正確的。”廣東省法學會理事、廣東省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劉延宇表示,婚姻是很嚴肅的事情,而傳真、網(wǎng)絡等工具本身具有不安全性,通過這些途徑來獲得證明文件,對工作人員來講需要冒很大風險。因此,越秀區(qū)民政局嚴格執(zhí)行制度并無不妥。
在既定法規(guī)的基礎上,各地民政局是否可出臺便民措施,譬如互相傳遞證明文件呢?劉延宇表示,如能保證溝通與傳遞過程符合規(guī)范,這樣的有益做法值得探索。
劉延宇說,在現(xiàn)有的制度和條件下,民政局的做法并非“懶政”,但仍有改進空間。他建議,有關法規(guī)可以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改進,在得到制度保障的情況下,讓民政局內(nèi)部形成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減輕市民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