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生活更美
今年以來,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穩步發展,越來越重視生產、生活、生態互動,億萬農民從農村改革發展中得到了更多的實惠。
在浙江省桐廬縣環溪村,人工濕地上長滿了親水植物,生活污水池變成了一個個小花園。村民周忠平告訴記者,這里過去是“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室內現代化,室外臟亂差”。如今,廣大農村的村容村貌持續改善,曾經制約農村生活的基礎設施短板正加快補齊。
新農村不光要村莊環境美,還要讓基本公共服務惠及農村。自2012年起,我國各級財政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農民能夠做到“小病就近看、大病有保障”。中央財政給年滿60周歲的農村老人提供每月55元新農保基礎養老金。
農村改革扎實推進,新型經營主體迅速成長。全國農村土地承包關系進一步穩定,土地流轉速度明顯加快,并呈現出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中的趨勢。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農戶承包耕地面積為13.1億畝,承包土地流轉面積達到3.14億畝,占比23.9%,其中流轉入農戶、合作社和企業的面積分別占61.8%、18.9%和9.7%。
隨著鄉村旅游提檔升級,新農村生產、生活、生態逐漸融合。目前全國農家樂已超過150萬家,休閑農業聚集村超過9萬個。農家樂、民俗村等,帶動了農業產區變成田園景區。各地將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村環境能源升級結合起來,推動農村沼氣建設,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進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