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發展不以年度為界,然而歲末年初,人們總是不免一問:新的一年,這個世界將會怎樣?雖然未來難以捉摸,但從歷史的軌跡與發展的趨勢中,不難找出些許蛛絲馬跡,就如馬克·吐溫的那句話:歷史不會重復自己,但會押韻。
——世界經濟轉“危”為“機”?經濟學家的解讀見仁見智,但無論如何,2013年美國經濟復蘇勢頭走強,愛爾蘭領銜歐元區退出救助計劃,以及拖沓十余年幾近絕路的世貿談判終獲突破等利好消息,都為2014年預備了一個溫暖的開局。
歷史的周期定律告訴人們,“危”與“機”永遠相伴而行,要想轉“危”為“機”,唯有變革一途。如今,始于5年前的經濟危機,正在顯露出“積極”的一面——在它的倒逼下,多國于痛苦中走上改革道路。在美國,力推再工業化和擴大出口的奧巴馬政府試圖扭轉危機前過度依賴金融和內需的發展模式;在歐洲,加速一體化進程、調整高福利政策、釋放私營部門活力成為共同戰略;在日本,“安倍經濟學”將短期刺激政策和長期結構性改革相結合,以求走出多年不振;在中國,從簡政放權到推出上海自貿區,從主動放慢經濟增速到醞釀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種種明確信號,勾勒出中國經濟釋放創新紅利的遠大前景。
2014年,改革的熱潮并不會因經濟的回暖稍有減退。尤其是2013年末美國量化寬松政策退出大幕的正式開啟,勢必將改革壓力加諸新興市場國家,誰能盡快擺脫掣肘、落實結構性改革,就能在下一輪經濟增長中穩占一席之地。
亟需改革的還有作為二戰后協調世界貿易流的世貿組織。近年來,在多哈回合談判裹足不前的背景下,區域經濟一體化方興未艾,自貿區建設已成世界經貿發展一大潮流。截至2013年7月,向世貿組織通報并生效的區域貿易協定達到249個。由美國主導的新一輪全球自貿談判形成太平洋(TPP)和大西洋(美歐自貿談判TTIP)兩翼張開格局,并將在2014年進入擴張階段。
重重布局背后,是對全球貿易規則制訂權的爭奪。如何避免競爭“副作用”,推動國際經濟秩序向著公平、公正、透明的方向演進,考驗著國際機構和政府決策者的智慧。
——和平之春乍暖還寒?回望剛剛過去的2013年,國際局勢亦悲亦喜,動蕩沖突雖不曾遠離,和平曙光卻也初露端倪。
幸甚!針對敘利亞的軍事干涉終因“化武換和平”化于無形,化武銷毀工作在各國奔走馳援下正在進行,為2014年各方談判打下基礎;伊核問題綿延十年,一朝破冰,雖然6個月過渡性協議依然存在不確定性,但畢竟向著外交手段解決問題邁出了一步。種種“意外”的發生固然離不開國際形勢的風云際會乃至大國力量的此消彼長,但背后真正的原因,乃是和平之勝,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決策者們開始意識到:戰爭,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勝利,亦不靠武力一錘定音。
意識的覺醒只是邁向和平的第一步,更多的行動留待2014年付諸檢驗。2014年正值一戰爆發100周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幾件大事對國際安全局勢的走向尤為關鍵:埃及亂局如何演進?敘利亞和談成果幾何?伊美能否進一步融化堅冰?美國從阿富汗撤出主力部隊后,那里怎樣才能避免重陷動蕩?
——中國世界如何相處?
“如何適應中國的和平崛起,將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地緣政治問題”,西班牙前駐華大使歐亨尼奧·布雷格拉特日前如是表示。
2013年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及隨后召開的中央經濟、農村工作會議,再次給世界提供了一個了解和認識中國的機會。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東亞經濟研究所主任彼得·德賴斯代爾看到了中國資本更自由流動的世界機遇,瑞銀全球資管首席策略師愛德華·邦讀懂了中國在未來世界經濟版圖中的布局謀篇,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中國研究專家沃拉薩·馬哈塔諾博則希望從行政改革汲取寶貴經驗……無論是“不虞之譽”還是“求全之毀”,都折射出各國對中國變革的期許之深。
毋庸置疑,2014年,中國將繼續亮眼世界舞臺,以行動向世界證明改革之決心,以勇氣書寫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其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屬秋季將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中國時隔13載再做東道主,世界早已不復當初模樣:2001年10月APEC走進上海時,美國是峰會絕對的“明星”,其時“9·11”恐怖襲擊塵埃未落,一場“反恐戰爭”蓄勢待發;當2014年來臨之際,美國仍是世界頭號強國,實力卻非巔峰期可比,而發展中國家的群體崛起已然成為國際舞臺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中國同樣在變,從2001年入世在即的喜悅、企盼,到如今打造經濟升級版的成熟、穩重,不變的則是對和平發展與合作共贏的堅定信心。
無論陰謀論者做出怎樣的揣測,中國的理念其實就這么簡單:只有世界和平,中國才能心無旁騖地實現自身發展。“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習近平主席去年在博鰲亞洲論壇說的這番話,也是13億中國人的肺腑之言。對世界而言,只要抱著一顆理解、尊重之心看待中國,就不難發現:一個充滿活力、致力于和平與發展、永不稱霸的中國,將是全球和平與發展的最大利好。
……
百年之后,若再回望2014年,曾經的恩怨糾結或許早已化解,轟動一時的事件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煙消云散,但無論如何,和平、發展的歷史洪流不會改變,普通人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會改變,而這正是世界前進的動力,亦是中國奮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