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進去,千萬要小心,保護好自己。”在電話里,一位在廣州做生意的甲西籍商人警告我。
他說,博社村制毒在當地已有名氣,有的村民還有槍支,即便附近的外村人,平時也很少愿意進去。另外一位曾經進村執法的警員也講,當地民風彪悍,暴力抗法時有發生,警察進村也會做多重防護。
必須承認,這些善意的提醒影響了我。但是,警方公布的一組數據,才是我真正顧慮的—并非人身安全,而是采訪難度。
廣東省公安廳一位高層說,博社村20%的家庭直接或間接參與制販毒,已經形成“家族式運作,產業化經營,地方性防護”的局面。20%是個什么概念?博社全村14000人左右。如果警方提供的數據真實準確,那么,博社村至少有2000人涉毒,警方目前抓捕近200人,那村里涉毒但囿于各種原因(比如情節輕微、證據不足等)未被警方帶走的村民,還有多少?
博社全村姓蔡,是一個傳統的宗族主導的農村,村里人不管血緣關系遠近,都是一個老祖宗。這樣的村莊,團結、封閉、保守,我一個外來記者,如何能夠說服當地村民,打開話匣,講述制毒村莊的成長?
此后四進博社的遭遇,印證了早前關于毒村傳說的擔憂。
四進博社
一旁騎摩托車飛馳而過的年輕人,沖著相機和拍照的攝影記者,迅速伸出右手,做出一個中指朝上的動作。
1月6日,我在陸豐宣傳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第一次進村。
進出博社村,只有2條村道,均在甲西鎮通往陸豐市區的公路旁。離博社村越近,路邊的禁毒橫幅和標語就越多、越頻繁。
在甲西鎮人民政府辦公樓,正門口拉起的紅色橫幅,把禁毒上升到了人民戰爭的高度,“全黨動員,全民動手,打一場禁毒人民戰爭!”
穿過成片荔枝林間鋪出的一段水泥路后,博社村進入視野,遠遠看到的,就是正在施工或者已經裝修完畢的高層豪宅。
進村前詢問背景,有甲西鎮的村民調侃,博社村在當地有“小香港”之稱。不同于常見的2層別墅,博社村的豪宅,少則三四層,多則五六層,房主用看上去豪華的材料裝修,并用鐵柵欄和防盜網將院落和窗戶圍上。這些豪宅密密麻麻扎堆在南北走向的村道兩旁。
除了之前提到的電線亂、豪宅多,目之所及,最大的感受,是摩托車多,村里染發小伙、絲襪姑娘,不時成群駕摩托車穿村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