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2年,云南省水產養殖面積、水產品總產量、漁業產值分別達186萬畝、68萬噸、145億元,羅非魚產量達16.8萬噸,成為全省產量最高的水產養殖品種,虹鱒魚、鱘魚等冷水魚類產量達11571噸,首次突破萬噸大關。取得驕人成績的背后,是無數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讓我們一起感受和解讀云南漁業發展的“密碼”。
近年來,云南省水產品總量持續增長,漁業整體素質和效益穩步提高,漁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各地水產品市場供應充足,水產品市場價格總體平穩,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加大,漁業法制建設進一步完善,高原淡水漁業呈現出又快又好的發展勢頭。
云南各級農業部門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突出優勢,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優化布局,大力發展高原特色淡水漁業。 全省已形成低熱河谷電站庫區及南部熱區發展羅非魚、滇東北和滇西北冷涼水資源豐富地區發展鱘魚、鱒魚的出口水產品優勢開發區,滇中、滇西傳統優勢養殖區域滿足“菜籃子”供應的優質水產品開發區,解決山區半山區群眾吃魚難的稻田養魚開發區和以引進名特優品種和土著魚類開發為重點的特色漁業開發區的總體布局。這些優勢養殖品種和區域布局,促進了云南漁業發展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向優勢區域聚集,為漁業規模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現代化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優化區域布局的基礎上,云南漁業以發展外向型漁業為抓手,大力發展加工業,努力推進產業化經營進程。2006年以來,水產品出口總計46796噸,其中:銀魚、蝦類(主要為冷凍品)等小型魚類16513噸、羅非魚(魚片、條凍羅非魚)30283萬噸;出口創匯8995萬美元,其中銀魚、蝦類等小型魚類3277萬元,羅非魚560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