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發展增速 質量保障是根本
九、十月份又到了品嘗海鮮的最佳時節,這個時間夏秋交替,海鮮漁貨出產豐富,海鮮品種繁多、菊香蟹肥、味道鮮美,令人垂涎。
近10余年來,我國漁業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在不到16年的時間內,水產總量從1998年的3906萬噸左右已發展到2014年的6300萬噸左右。我國作為水產品生產、貿易和消費大國,水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水產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國家。
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水產品進出口增速逐步企穩回升,全年實現了較快增長,2014年我國水產品進出口總量844.43萬噸、進出口總額308.8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87%和6.86%,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3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然而,在貿易出口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我國水產品市場存在的一些問題仍需要得到足夠重視。一方面是水產品質量問題,另一方面則是水產品加工技術的落后。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上半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上半年,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采取隨機抽查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抽檢24類食品樣品33252批次,其中檢驗不合格樣品1236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6.3%。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的抽檢產品中,水產及水產制品的樣品合格率為92.8%,成為合格率最低的產品。
在全國淡水漁業發展研討會上,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和就曾指出,我國水產品質量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獸藥殘留和微生物污染問題。其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水產品質量的監督機制和檢測水平較國際水平有較大差距,同時監督力度不夠、質量檢測機構少、技術水平低,而且部分企業不能嚴于律己,造成一些惡性質量安全事件,對我國整個水產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所以,從源頭上解決我國水產品質量迫在眉睫。
此外,我國目前的水產品加工手段還距發達國家有段距離,據了解,歐盟的水產品加工具有方便化、模擬化、保健化、美容化、鮮活分割化等特點,我國水產品加工應該緊跟國際步伐,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從而提供水產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