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石斛鮮條批發價格猛跌,由2012年的500-800元/公斤跌至200元/公斤,加之三公消費限制等大環境的影響,石斛行業一度出現質疑聲音:這個行業可持續嗎?
昨日,中國中藥協會石斛專業委員會主任楊明志肯定地回答記者:“即使價格降到150元/公斤,農民仍有利潤。種植投入一年后可以有5-8年的產出,以平均8萬元/畝的產值來計算,目前仍然是農民無可替代的產業。”從今年的行情來看,石斛鮮條批發價格有回穩趨勢,大多數農戶價格在200-300元/公斤。而在終端市場,云南的石斛鮮條價格基本都維持在1500-2000元/公斤。
楊明志表示,“去年只有云南出現價格大降,浙江受此影響有波動,其他地區基本沒有降價,由于收購者都來自浙江、廣東的一個圈子,云南的種植農戶沒有話語權,價格大降嚴重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云南需要培育本土的消費終端市場。”快速成長起來的石斛產業,能否突破云南農業的“通病”?能否像鮮花餅行業一樣壯大?
未來5年全省可發展仿野生樹栽石斛50萬畝。
種植居首位、加工才起步
“云南石斛的質量很好。”對于市場上有“云南石斛價跌是因為品質不好”的傳言,楊明志堅決反對,他告訴記者,石斛保健品類申報的門檻高,目前云南只有光明集團有兩個,省政府也在努力,如果新資源申報能成功,將對整個行業發展有很大意義。
“石斛產業源于浙江、壯大于云南”。據中國中藥協會石斛專業委員會2013年7月統計,我國各類石斛種植面積12.56萬畝。其中,鐵皮石斛約7萬畝云南省占50%(云南今年種植面積已經擴大至5萬畝左右),紫皮石斛約1.5萬畝云南省占95%,金釵石斛約3萬畝,主要分布在四川和貴州,鼓槌石斛約3000畝主要分布在云南,霍山米斛約2000畝主要分布在安徽省霍山縣,云南其他石斛品種多,數量少。
我省石斛產業從2008年開始快速發展,僅用三年時間就一躍而成為全國最大產區,涉及全省13個州市,僅農業產值接近50億元,且增速較快前景廣闊。
云南因其資源和氣候優勢,目前種植面積和產量都占據全國半壁江山,種植的品種更是多達10幾種,產業范圍涉及全省13個地州,約5萬種植戶數十萬人。種植戶年收入10萬元以上十分普遍,山區石斛種植戶進城買房、買車成為一種產地新趨勢,有力地帶動了產地經濟發展。以保山市龍陵縣為例:全縣有10000多戶農民種植石斛,占全縣三分之一家庭。該縣從2008年開始,用3年時間發展石斛,產值超過全縣30年培育的30萬畝甘蔗。石斛種植戶年收入10萬元以上占大多數,山區農民進城買房買車讓城里人都羨慕不已。該縣目前已形成一個云南石斛初加工基地,經過幾年培養,現有楓斗加工技工10000余人,90%是農村婦女,這些加工人員月收入少則2000元,多則5000元,還同時要照顧家庭和小孩,還要干農活,超過男勞動力務工收入,一些男勞動力受此影響,回到家一起努力,解決了許多家庭矛盾。該縣今年還將培養當地殘疾人作為重點,讓許多殘疾人能夠通過加工石斛自食其力,石斛對云南扶貧和農民致富發揮作用明顯。
據了解,野生石斛生長環境遍及半個中國,最近幾年各地也都在陸續發展石斛人工栽培,海南瓊中縣、安徽省霍山縣、浙江省、福建等產地政府對石斛產業都給予了較高的關注,也出臺了一些鼓勵和扶持政策。云南的芒市、龍陵、普洱等地也都成立了石斛領導小組,作為全國石斛產業的第一大省,云南還缺乏一個省級層面的領導協調機構,來整合各部門資源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