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觀上根本無法識別轉基因大米
云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質檢實驗室技術人員介紹,市場上銷售的大米,用肉眼從外觀上根本無法識別是否屬于轉基因大米,只能通過儀器檢測的方式進行鑒別。通常,一個樣本(不少于1kg大米)的檢測費用是2000元,在經過送樣、報檢、繳費、檢測等流程,通過檢驗大米的DNA,10個工作日內可得出結果。
技術人員說:“對轉基因大米的檢驗,主要是檢測大米的基因成分中是否含有外源基因(BT63抗蟲蛋白),如檢測出,則說明樣本轉基因成分檢驗呈陽性,屬于轉基因大米。”
由于轉基因大米的識別方法單一,市民在選購大米時,可以大米產地作為參考。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東南亞進口、東北地區、云南本地三個產地的大米,含轉基因成分的風險較低,而華中地區引進的大米,風險相對較高。
轉基因大米目前不能進行推廣種植
隨后,記者采訪到云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院副所長、研究員袁平榮。
袁平榮說,從技術層面講,轉基因屬于新型生物發展技術,可以將抗病、抗蟲等外源基因轉到水稻上,從而加強水稻的抗病抗蟲能力,有利于提高糧食產量,例如轉基因棉花成功解決害蟲給棉花生產帶來的巨大損失,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保護環境和生態平衡。
“但轉基因大米目前還未正式成為新品種,所以是不能進行推廣種植的。其次,食用轉基因大米是否會給人帶來危害目前尚不得知。”袁平榮介紹,任何一個新品種糧食作物的形成,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從早期的實驗室研究,到對其進行安全性評價,每個環節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測,確保在可控制范圍內且對人體無害后才能進行推廣種植。
云南地區暫未出現轉基因大米跡象
袁平榮介紹,轉基因大米安全性評價至關重要。“要評價該生物是否對周圍環境的其他生物,包括土壤和水質等產生影響,綜合評估后才能得出結果,決定是否形成品種進行推廣。”袁平榮說,目前云南關于轉基因大米方面的研究尚處于搜集材料、實驗室研究的階段,缺乏相關的臨床研究證明食用轉基因大米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袁平榮還說,目前云南地區種植的大米,多是自己選育和從省外引進的品種,還未出現轉基因大米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