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補貼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采取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我國的農業補貼政策從2004年在全國范圍推開至今已進入第十三個年頭,目前形成了以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良種補貼“四補貼”為基礎,以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農業重點生產環節補貼等為補充的基本制度框架。數據顯示,我國去年的農業補貼已經達到1600多億元。應當說,現有農業補貼政策順應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對促進糧食產量連年增長、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受到億萬農民的衷心擁護。
但是,農業補貼政策在執行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種糧大戶們“吐槽”的補貼目標不夠精準就是其中之一。近年來,一些地區的確出現了補貼與糧食生產脫鉤的情況。只要符合土地承包政策,有的農民把地撂荒,補貼照拿;有的農民進城打工已經完全“脫農”,補貼收入也一分都不會少。所以有專家說,補貼對糧食生產的刺激效應正日趨放緩,逐漸演變為對農民的“收入型福利”。
事實上,當初設計出臺農業補貼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鼓勵農民多打糧食。可各地在實際操作中,最后基本都過渡到按承包耕地面積補到農戶。這主要是因為一家一戶的糧食播種面積、產量、商品量等指標,都很難真正核算清楚。這也是農業補貼政策指向性不夠清晰,精準度不是很高的客觀原因。
難度雖然很大,但有些事卻不得不做。因為在種糧成本不斷走高、種糧比較效益持續下降的背景下,由于補貼目標不夠精準,真正種糧的人得不到更多補貼,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既有可能導致耕地非糧化的傾向愈發嚴重,也不利于種糧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和發展。這些都迫切需要提高農業補貼政策的精準度。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新增補貼向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產區傾斜”,“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按實際糧食播種面積或產量對生產者補貼試點”。這是隨著形勢的變化,對農業補貼政策做出的進一步調整。通過明確補貼目標、調整補貼思路等,探索形成農業補貼真正同糧食生產掛鉤機制,提高補貼精準性、指向性,讓多生產糧食者多得補貼,將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更有效地避免耕地非糧化現象,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當然,實現補貼的精準性、指向性,也不能忽視政策的可操作性,既要追求效率,也要兼顧公平,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農業補貼政策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