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受邀請來參加第二屆隆平論壇。首先我要對第二屆隆平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同時代表中央農辦向袁隆平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在第四期超級雜交稻試驗中,獲得畝產超過一千公斤的優異成績,表示熱烈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畝產超過一千公斤的意義非常重大,不僅給了人們對農業發展強有力的信心,而且對于當前正在推動的方方面面工作,對于促進各個領域的創新,也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在座的絕大多數同志都是從事農業農村工作的,有從事農業自然科學的,有從事農村社會科學的,還有很多是負責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者,對農業的情況,大家都是比較清楚的,我這里談一點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陳錫文:中國農業發展形勢及面臨的挑戰
——在第二屆隆平論壇上的主題報告
一、我國農業形勢整體趨好
如果用我們習慣的眼光來分析,應該說當前的農業農村整體形勢是相當不錯的。
1.糧食產量有望實現“十一連增”
從2004年開始一直到去年,我們的糧食產量連續十年獲得豐收,農民的收入也連續十年持續增長。2003年我國的糧食總產量是8614億斤,從我國歷史上最高水平1998年的10246億斤,降到了8614億斤,減少了1632億斤,使當時糧食的供求關系進入了一種緊張的狀態。從2004年開始,黨中央國務院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動農業科技的進步,加強農業的基礎設施,完善糧食的保障制度,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開始持續增長。到2013年,我國的糧食總產量達到了12039億斤,十年之內,年度的糧食產量從8614億斤增加到了12039億斤,提高了3425億斤,平均每年增產糧食342.5億斤。能夠連續十年保持糧食產量的持續增長,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很罕見的。
2.農民收入增長速度連續五年高于市民
農民的收入也從2003年的2622元增加到了去年的8896元,十年之內提高了6274元,平均每年農民收入增加627.4元,這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很多人都認為,中國這么大一個國家,能夠連續十年保持糧食持續增長,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應該說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而且這個好的態勢,到今年仍然在持續。
今年糧食產量還沒有最后定局,但是霜降早就已經過了,北方的糧食也都已經開始收獲了,所以大體的局面已定。我們預計今年糧食產量和去年相比大概能繼續增產100億斤左右,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夏糧增加了95億斤,早稻略有減產,減了2.5億斤,估計秋糧能在8700億斤以上,所以和去年相比,能夠基本保持穩定、略有增長。這個目標如果實現,我們就已經持續11年增產。
從1—9月份的情況來看,今年農民的人均現金收入達到了8527元,扣除物價指數之后,和去年同期相比實際增長9.7%,這個增長幅度比去年略有降低,但比同期城鎮居民收入的增幅要高。今年1—9月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2044元,扣除物價指數之后,和去年相比實際增長了6.9%,也就是說今年前9個月,農民現金收入的增幅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2.8個百分點,這已經是持續第五年農民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幅度。
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是社會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城鄉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最大的是2009年,達到了1∶3.33,也就是一個城鎮居民的收入相當于3.33個農民的收入。從2010年開始,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開始逐步縮小,到了去年,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是1∶3.03,估計2014年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可以縮小到1∶3以內,這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從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個最主要指標,即糧食產量的增長和農民收入的提高來看,當前的農業農村形勢是相當不錯的。
二、我國農業發展的新動向
按照比較習慣的分析方法做判斷,可以認為農業農村形勢確實不錯,但是如果我們深入探究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也會感到當前的農業農村發展正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戰,可以說,中國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1.主要農品進口數量不斷增長
目前中國主要農產品的供求關系出現了一種非常值得我們去分析的現象,那就是:一方面,國內的主要農產品在不斷的增產,但是另外一方面,進口的農產品品種在擴大、數量在增加。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而且又是一個人均農業資源相對稀少的國家,適當利用國際農業資源和國際農產品市場來調劑國內的農產品供給,使得國內的農業資源環境壓力有所減輕,這應當是必要的。但是情況遠比這復雜,大家知道,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2010年以來,我國農產品進口的品種明顯增多,數量在不斷增加,就目前的情況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們最主要的農產品,糧食、棉花、油料、糖、奶、肉,這六大農產品每一樣都在進口,而進口的原因也是復雜多樣的,有的是國內供求有缺口,有的是國際市場價格比國內低,還有的是品種的調劑等等,但是一個基本的事實就是進口農產品的數量在不斷增加。
2013年,我國進口的糧食包括大豆在內首次超過8400萬噸,8400萬噸糧食折過來就是1680億斤,1680億斤是個什么概念?去年我國糧食產量的第一大省黑龍江省產糧1200億斤,東北另一個國家商品糧基地遼寧省產糧400多億斤。所以去年我國進口的糧食就相當于黑龍江省和遼寧省這兩個農業大省的糧食總產量,數量是非常可觀的。當然去年我們也有糧食出口,但是出口有限,各種糧食出口合在一起是243萬噸,不到50億斤。
2013年進口的糧食數量和前年相比,增加了8.4%。當然進口的糧食中,主要品種是大豆,凈進口8400萬噸糧食中,大豆的進口量就是6338萬噸,進口這么多大豆,最重要的第一是為了榨油,第二是為了飼料中要添加植物蛋白。大豆的進口量這幾年也在持續增長,去年的6338萬噸和前年相比又增加了8.6%。其實我們進口的谷物和谷物粉的數量倒比較有限,去年進口的谷物和谷物粉合在一起不到1400萬噸,也就是不到300億斤,在我們國家的谷物總產量中只占到2.6%。大豆的缺口比較大,去年我國生產大豆大概1300萬噸,但是進口大豆6338萬噸,而全球在正常情況下的產量,一年生產的大豆不超過2.5億噸,能夠進入國際貿易的這部分大概不到1億噸,不到1億噸的貿易量中,進到中國來就占了65%。所以,大豆這個缺口,看起來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還會存在。
中國是大豆的故鄉,歷史上中國很長時間都是雄居世界大豆產量第一,世界大豆出口量第一,現在我們成為世界大豆進口量第一,總產量降到世界的第四位,美國、巴西、阿根廷的大豆產量都比中國高。進口6000多萬噸大豆,雖然不是完全都用來榨油,但是總的來說進口大豆折合植物油產量能在1000萬噸以上,但還不夠。我們自己這些年來每年可以生產大概1000萬噸左右食用植物油,進口大豆又增加了1000萬噸左右的植物油,但是還不夠,去年還進口了922萬噸植物油。根據有關部門的測算,去年我們全國消費的植物油總量超過2700萬噸,人均消費的食用植物油超過40斤,是亞洲最高的。按照營養學家建議的標準,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消費的植物油應該在20克到25克之間,一年消費20斤的植物油就夠了,但是現在消費超過了一倍。當然這里講的人均消費量,除了在家里的使用外,還包括在外就餐食品工業的用油等。科學家一直在跟老百姓講,油吃多了不好,但是老百姓還是覺得沒有油東西不好吃,舌尖上的中國,大家每天的烹炸煎炒都要用油,所以相當一段時間內植物油的缺口也還會持續的存在。
2013年,我們還進口了455萬噸食糖。我們大概現在一年要消費1300多萬噸的糖,除了自己的產量之外,還有一部分缺口需要進口。去年還進口了450萬噸棉花,我們自己大概一年生產700萬噸左右的棉花,應該說自己生產的棉花滿足國內需求是綽綽有余,但是中國又是棉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的大國,所以包括我們為國際市場提供的棉紗和服裝在內,我們自己生產的棉花就不夠,去年進口了450萬噸,這比前年歷史上進口最多時的超過600萬噸還是有所減少。去年還進口了乳制品180萬噸,其中有100萬噸是奶粉,100萬噸奶粉相當于800萬噸的鮮奶,進口100萬噸奶粉是海關統計的,如果計算通過各種渠道,如郵寄回來的或者人員外出帶回來的,那數量可能遠遠大于這個統計。去年我們還進口了100多萬噸的肉類,其中55.3萬噸的牛羊肉,還有58.4萬噸的豬肉,這在歷史上很少見。所以說,糧棉油糖肉奶這六大農產品,我們現在都面臨著需要進口的局面。
從今年1—9月份的情況來看,進口增加的勢頭仍然沒有減。前9個月我們進口的糧食,當然包括大豆在內,接近7500萬噸,和去年相比增加了23%,其中進口大豆5274萬噸,增加了15.3%。谷物進口,今年前9個月的進口量已超過去年全年,為1439.2萬噸,谷物進口增長的速度比較快,其中最主要是大麥進口量增長很快,同時也因為國際上一部分小麥——飼料小麥價格比較低,國內現在又出現了小麥和玉米價格倒掛這樣一種局面,飼料工業更愿意用小麥來替代玉米,所以導致了小麥進口的增加。食用植物油1—9月份進口了515萬噸;糖進口了204萬噸;棉花進口了200萬噸,油、糖、棉的進口同比都略有減少。乳制品已經進口165萬噸,增長了32%,其中主要還是奶粉;牛羊肉進口42.2萬噸;豬肉進口了38.2萬噸,奶和肉的進口同比都有所增加,意味著市場的需求還在增加。國內農產品雖然連續在增產,但是很明顯,國內農產品增長的速度趕不上市場上需求增長的速度。所以,有一部分產品就出現了供求缺口,需要從國際市場上進行調劑。
2.農產品價格國際競爭力下降
主要農品進口數量增長還有更復雜的原因,就是農產品的品種質量和價格的競爭力等方面的原因。剛才袁隆平先生在致辭的時候曾經講到,去年經過中央反復認真研究,提出了我國糧食安全的新的基本思路,那就是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這么五句話,這是在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提出的,同時提出兩方面的具體要求,要求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針對上面的情況,就需要我們進行認真思考。在這樣一個態勢下,怎么能夠保持國內農業發展好的局面,能夠實現國家提出的糧食安全的基本要求,能夠實現我們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這個目標。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一方面要看到近十余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的農業農村發展所取得的成就,但另外一方面也確實要看到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壓力。進口糧食的數量增加只是一個方面,因為進口8000多萬噸糧食中,絕大部分是大豆,而目前主要的大豆生產國還是有增產的潛力,所以,通過國際市場調劑來減輕國內的資源壓力,還有空間。我們曾經算過,我國大豆的畝產比較低,全國平均畝產才二百五六十斤。進口的6338萬噸的大豆,如果我們自己來生產,大概要接近5億畝的播種面積才能滿足,顯然國內很難有擠出5億畝地種大豆的可能性,從這個角度來看,國際市場有這個條件,那么我們多運用一些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應該說對我們是有利的。
但是還有一些問題可能就要復雜得多。從最近的情況看,由于國內外農產品價格的變化,我們多數大宗農產品正在承受著國內價格超過國際市場這樣一種壓力,也就是說國內市場價格的天花板已經頂到頭了,有些已經突破了,所以有一些品種的進口,其實未免見得是國內的供給不足,而主要是我們的價格競爭力不夠。人家比我們便宜,它才進來。從目前看,主要的大宗農產品,比如說谷物,谷物的價格如果按批發價來算,國內外的價格大概每一噸要差400到800元,也就是說我們國內的谷物價格大概要比國際市場價格貴400到800元,折合到每一斤就要差2毛到4毛錢,這樣就給國外的谷物進入國內市場提供了價格競爭方面的優勢。比如我們統計的8月份的數據,如果從越南進口大米,越南大米是秈米,到岸完稅后的價格8月份平均是3329元一噸,我們的秈米同一個時間在國內的批發價格大概在3800到3900元一噸,與3300元一噸相比,一噸要差500到600元,一斤秈米在市場上的價格差2毛5到3毛錢。進口小麥到岸完稅之后價格是2017元一噸,現在向農民收購的價格也要兩千二三百元一噸,再到批發市場,一般在2400到2500元左右。進口玉米的價格到岸完稅之后是1766元一噸,現在國內市場已經出現了玉米和小麥價格倒掛現象,玉米比小麥還貴,國際市場上進來的玉米到岸完稅之后不到1800元一噸,但是我們批發市場的玉米價格特別是在南方要2400元左右一噸。進口大豆到岸完稅后價格3900多元一噸,但是今年國家制定的目標價是2.4元一斤,就是4800元一噸,每噸差八九百元。這對我國農業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因為國內的農產品相對于國際市場農產品在價格上沒有競爭優勢。
油菜籽進口,價格和大豆差不多,今年8月份的平均價3977元一噸,但是去年國內對農民的臨時收儲價是5100元一噸,一噸價格差1100塊錢以上;棉花進口完稅之后的價格大概是15400元一噸皮棉,今年在新疆已經開始實行棉花目標價格的改革試點,今年定的棉花目標價是19800元一噸,去年的臨時收儲價是20400元一噸。糖的進口也是,進口糖完稅之后不到3000元一噸,而在我們最主要的糖的生產地廣西自治區,大概要保本就不能低于5000元一噸。
以前中國是一個肉類的出口國家,現在開始進口,當然還有一部分出口。進口的肉類價格差就更大,牛肉和羊肉進口到岸的完稅價格,每噸不到26000元,到了批發商手里每噸大概每噸30000元,一公斤就是30元,這個價格比我們零售市場上牛羊肉價格幾乎低了一半,現在國內市場上,牛肉大概在62、63元一公斤,羊肉要64、65元一公斤;豬肉的價格到岸完稅價格還不到12000元一噸,折過來就是6元一斤,現在我們零售市場上豬肉價格大概都得12、13元以上,比國際市場上價格確實高了很多。
3.WTO對農產品的影響加深
大家看到,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之后,世界經濟的復蘇一直比較乏力,到今年9月份又開始出現了大宗產品的價格大幅度下跌。9月份國際市場上的谷物、大豆、豆油和8月份的價格環比都下跌了10%以上。這個價格要傳導過來,可能會進一步增加我們的壓力。這里頭就涉及到一個國際貿易的規則問題,很多同志就說,你不愿讓他進,應該設置關稅壁壘,把關稅提起來不就進不來了嗎?但是大家都知道有個WTO規則,中國承諾加入了WTO之后要遵守相應的規則。十幾年前,當我們加入WTO的時候,確實沒有想到現在我們的農產品成本會如此大幅度的上升,國內農產品的價格會如此大幅度的上升。當時為了在入世之后,能夠多爭取一些我們薄弱環節的保護力度,比如說制造業、金融業、服務業等,因為這些方面我們和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很大,為了對這些行業能夠多爭取一些保護,相應的在農業上,我們實際上是做出了不小的犧牲。在上世紀末,我們加入世貿組織之際,全球各國農產品進口的平均關稅率是45.2%,但我們最終向WTO承諾的中國如果成為世貿組織成員,中國農產品的平均關稅率將降到15.2%,只相當于當時世界各國農產品進口平均關稅率的35%左右,應該說這方面我們做出了比較大的犧牲。但當初即使做了那樣的承諾,國外的很多農產品仍然進不了中國市場,因為它進來之后沒有價格優勢,銷售不動。但現在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在入市之初對一些重要農產品(WTO叫敏感產品),單獨承諾了它們的進口關稅配額,這個具體的做法大家都清楚,就是配額之內我承諾允許你進口的這部分產品,是低關稅,如果進口量超過了我承諾的配額,那么將實行高關稅。當初我們承諾的關稅配額中,低關稅可以進口的小麥每年的進口量是963.6萬噸,這個量以內進口的小麥關稅是1%,如果超過了這個量,從超過的第一噸開始,關稅將提高到65%,我們現在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小麥的進口這兩年看是三四百萬噸。玉米的進口關稅配額是720萬噸,配額內的關稅也是1%,超過配額以后關稅是65%。大米的進口配額是兩個266萬噸,即266萬噸的秈米、266萬噸的粳米,兩個266萬噸之內都是低關稅1%,超過之后是65%。此外,我們還承諾進口棉花配額89.4萬噸,這個也是配額內是1%的關稅,配額外是40%的關稅。還有食糖進口配額194.5萬噸,配額內關稅是15%,配額外關稅是50%。從目前來看,棉花和糖都已經突破了我們承諾的關稅配額,所以上了高關稅。但是即使關稅水平提高,我們的糖和棉花的價格仍然要高于國際市場。
在糧食方面還沒有出現這種情況,特別是大豆,大豆沒有設置關稅配額,就是進口多少都是關稅3%,正是這樣一種局面才造成現在大豆進口長驅直入,不管進多少都只有3%的關稅,這是十多年前做的一種選擇。應該說當時做的這種選擇,使得我們在入世之后的最初十年,農業能夠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中保持自己的穩定發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從現在來看,新的壓力已經形成了,我們農產品的價格已經突破了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突破了這個天花板。這對國內的農產品生產、對國內農產品的市場價格都會產生非常明顯的影響。也不是說當初這個選擇就不對,世界上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選擇,總而言之,對大宗農產品的進口都必須更加對市場開放,這是WTO規則的基本要求。
日本做的選擇跟我們不一樣,日本當時就沒有選擇關稅配額,但它現在壓力可能比我們還要大。我們選擇的關稅配額就是國家不干預這些農產品的進口,你只要進得來,你賣得掉,我允許你進,但是設一個量,在沒有達到這個量之前我是低關稅,超過這個量之后就實行高關稅。這是我們政府的選擇。日本的選擇是加入WTO之后,經過五年時間,政府承諾,不管國內的供求情況如何,每年向國際市場購進87萬噸大米,至于賣得掉賣不掉那是日本自己的事情。日本本身是大米過剩的國家,進口大米主要用于工業加工、飼料、釀造,還有一部分用于國際援助。日本在對WTO承諾每年進口80多萬噸大米之后,對自由的通過市場機制進口大米設置了極高的關稅,2013年日本進口大米的平均關稅率達到了766%,可以想象,在日本國內市場銷售的大米價格,大概相當于國際市場平均價格的8.5倍,當然這個市場別人是進不去的。可問題是現在日本面臨的一個極大的挑戰是,美國要他加入TPP,即加入環太平洋的經濟貿易伙伴組織,他們之間當然是有很明顯的交換,美國在政治上軍事上支持日本,日本要在經濟上支持美國。如果要加入TPP,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日本農產品進口的關稅率應該大幅度降低,甚至達到美國提出的零關稅,那對日本來說這簡直就是滅頂之災,所以大家看到美日之間TPP的談判很難有進展,這就因為美國和日本之間農產品進口的關稅始終談不下來。日本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說,有五大農產品是不許人家碰的,所以他叫圣域,五大農產品就是大米、小麥、牛肉、牛奶、糖。我開始很不理解,我說糖怎么就看得這么重,后來跟日本農水省的官員交談,他們說糖這個東西非常重要,糖是能量最高的食品,糖也不需要有更多的加工,抓一口吃進去,能量補給就很高,所以一旦出現突發性事件,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戰爭,其他的實在供不上去送糖就行,一人發半斤糖維持三五天沒有問題,所以他們對糖看得非常重。正是這樣一些情況,在WTO的背景下,國際貿易的準則不是一個國家自己在制定,而是WTO的規則在起作用。現在我們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和世界各國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都和當年加入WTO時候的承諾有關系。
現在我們面臨的情況是這些農產品大部分突破了關稅配額內的進口價格,當然我們的關稅配額沒有用完,沒有達到頂點,這三個品種的關稅配額,900多萬噸的小麥、700多萬噸的玉米、500多萬噸的大米加在一起,允許它進口的關稅配額大概在2200多萬噸,現在進口的谷物才1400萬噸左右,所以還是在關稅配額內的低關稅區間,因此這個壓力對我們國內市場就會比較大,如果進口量突破了配額,關稅調到65%,相應的壓力就會降下來。但問題是我們國內的價格,它也不是說永遠就穩定在這個水平,它也是在不斷提高的。我們2004年開始實行主要糧食品種的最低收購價,特別是對小麥和稻谷,小麥的最低收購價,當時定的是每斤6毛9到7毛2這么一個水平,稻谷的最低收購價就是每斤7毛到7毛5。現在大家已經看到,小麥的最低收購價已經漲到了每斤1.1元到1.2元,稻谷的最低收購價從每斤1.33元到1.55元,已經達到這樣一個水平,在這十年之內,小麥的價格大概提高了三分之二,稻谷的價格大概提高了100%,這才使得我們頂到了國際市場價格這個天花板。
以后怎么樣呢?還會不會再繼續上漲,再繼續上漲和關稅配額以外的高關稅進口是個什么關系?有些專家們做的測算認為,如果按照現在國內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幅度來看,大概也就是七年左右可以頂到那個高關稅的天花板,那個時候真正的壓力就會更大。這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個大的壓力,這個壓力表明什么呢?表明我們農業到了今天這個水平,從價格的角度來看,大宗產品在國際上缺乏競爭力,因此就守不住自己的國門,國際農產品就有可能會進來。我一直講,適當的進口,我們應當歡迎,因為中國人多地少,資源環境的壓力太大,但是進口過多卻會帶來方方面面的問題,從經濟上,對產業對農民的就業和收入會有影響,從政治上講會涉及到糧食安全、經濟安全這樣一些重大問題。怎么想辦法去努力扭轉這種局面,是我們當前需要認真考慮的一個問題。
4.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變化導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增幅在降低
進入新世紀以后,中國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變化,就是工業化城鎮化加速,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去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我國總人口,說大數是13.6億,其中常住在城鎮的人口超過7.3億,常住在農村的人口已經降到6.3億以下,因此去年的城鎮化率是53.73%,從常住人口的角度看,城鎮人口已經超過了農村人口。改革開放初期的1978年人口總數是9.6億,和現在相比,35年增加了4億人,有了很大變化。9.6億人口的時候,在城鎮居住的有戶籍的居民就是1億7千多萬,所以當時的城鎮化率不到18%,現在的城鎮化率超過了53%,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因為,農村出現了大量勞動力向城鎮、向二三產業轉移的現象。說大數,農村的總的勞動力大概在5.4億到5.5億之間,但是到今年6月底,農民工包括外出就業的農民工和在本地就業的農民工,這兩個數加在一起,已經超過了2.75億,也就是說農村勞動力已經有一半離開了土地,轉向了二、三產業和城鎮去就業,其中外出務工離開本鄉鎮,到外地去就業的農村勞動力是17567萬人,數量還在增長。但是這些年來,外出農民工數量增長的速度在明顯下降。這個趨勢大概從2010年開始,2010年外出農民工的數量和上一年相比是增長5.4%,到了2011年這個增幅降到了4.4%,到了2012年降到了2.9%,到了2013年降到了2.4%,到了今年1—9月,增長幅度只有1%。這就說明整個宏觀經濟情況的變化、城市二三產業結構的變化,對農民工就業的增長有非常明顯的影響。
未來的趨勢會怎么樣?當然還得看,但是總的來說,持續五年來,農民工外出就業的增長幅度是年年下降,這里面當然有更深刻的經濟結構、發展階段等原因,同時有關部門測算,今年前9個月,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平均每個月的收入是2797元,這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增長還是明顯的,但是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幅度降低了三個百分點,去年增長13%。這也說明,農民工數量的增長和農民工外出就業工資收入的增長,這兩個增幅都在下降。未來到底會出現一種什么樣的情況?對農民的收入、農村的經濟社會結構會有些什么影響?這些年來已經形成的農民收入增長主要靠外出就業、主要靠來自工資收入的增長,這種情況會不會有變化?這需要去認真研究。
5.農業的生產成本與農民的收益遭受挑戰
最近這些年農民來自農業的收益的變化非常明顯。有關部門對去年包括大豆在內的四大糧食品種的成本收益情況做了調查分析,得出的結果是這樣:2013年四大糧食品種,畝均產值是1039元,沒有扣除成本,和前年相比增長了0.2%,基本是持平。但是畝均費用去年是357元,和前年相比增長了4%,費用增長4%,產值增長0.2%,所以畝均收益是682元,這個收益包括他本人的人工和他的利潤,和前年同比下降2.4%,每畝純收益是下降的。這就意味著農民經營糧食生產,在目前這種價格和投入背景下,純收入的增長非常艱難。其中小麥的純收益是508元,稻谷的純收入最好,是844元,玉米是728元,大豆只有433元,這也就說明為什么農民不愿意種大豆。357元的畝均費用中,257元是用于購買物資投入品,這個和前年相比增長了2.1%,100元是用于購買的各種各樣的生產服務,包括購買人家的機械服務等,這部分支出的比重和前年相比增長了8.8%,這表明農民的生產服務費用的支出,當前正處在一個快速上漲的時期。對這個調查,我還跟有關部門的同志討論過,我說現在還有一個問題沒算進去,就是土地的租金,大家都知道,各地土地租金的水平現在都不低,去年糧食生產一畝地(當然是一季)的純收益682元,但是不少地方一畝地的租金就已經高于它了,很多地方一畝地的租金是600斤稻谷, 600斤稻谷的價格已經高于682元的純收益,所以除非第二季的收益好,或者租了地不種糧,去種別的,才能保證生產持續下去。我覺得我們需要非常認真的去對待這個情況。過去我們對農民的生產成本投入、收益等等這些統計不算人工,但是現在不行,因為勞動力的市場價格已經出來了,農民大忙季節雇人工的價格一點不比城里便宜,也是100元、150元、200元,正是這個情況,農業生產的成本收益結構發生了變化,還會持續。未來會對農業生產有什么影響?這需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正是這種變化帶來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農民的收入結構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變化。我把去年農民收入結構的變化叫做帶有標志意義的變化。這里頭有兩個標志,一個標志就是去年農民的人均純收入8896元,在這個8896元中,占第一位的比重最大的是工資性收入,就是去年首次出現了農民務工的工資性收入超過家庭經營性收入,這是一個標志性的變化。因為是農民,但是他的收入主要不來自家庭經營,這是一個很發人深省的標志性的變化。2012年全國農民的人均純收入是7917元,在這個7917元里面,工資性收入3347元,占43.6%,家庭經營收入3533元,占44.6%,家庭經營收入比工資性收入高一個百分點,2013年的情況就發生根本性變化。2013年農民的人均純收入是8896元,其中工資性收入是4025元,占的比重是45.3%,家庭經營的收入是3793元,占的比重是42.6%,出現了這樣一個發人深省的第一個標志性的變化。今后的趨勢也可能家庭經營收入比重會進一步降低,那么農民的收入將更多的來自于工資性收入。
第二個標志性的變化是種植業收入占農民純收入中的比重進一步降低,2012年農民來自種植業的收入人均是2017元,占全部純收入的比重是26.6%,但是去年的種植業收入人均是2191元,在純收入的比重中只占24.6%,說這個變化是標志性的,是農民來自種植業的收入在他的人均純收入中已經不到四分之一。我覺得這個變化反映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運用補貼、價格等手段去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的難度會越來越大,因為無論你使多大的勁,對農民整體來說只占不到四分之一的收入,所以政策的調整必須朝著更具指向性、精準性轉變。
正是由于這樣一種情況,我感覺到當前中國的農業發展,既因前十余年的快速發展讓我們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但是同時引發的種種復雜情況,也使我們的農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使得我們面臨著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
三、中國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當前我們至少面臨著六大方面的挑戰和壓力。
第一大壓力就是面臨著國際國內農產品價格倒掛的壓力。在價格上頂破國際市場價的天花板,這個情況我們可能會長期面對。農民對現在的農產品價格是不滿意的,他有理由不滿意,因為農民的收入只相當于城鎮居民的三分之一。但即便不考慮別的,不考慮消費者承受能力等因素,僅僅從國際市場的價格來看,再往上提高國內農產品的價格,無非是對國際市場打開更大的門,這是一大壓力。
第二大壓力就是農業生產成本上升的挑戰。農業生產成本在快速的上升,特別是生產性服務費用的支出,年均增幅達到8%到9%,以這樣一種速度增長,當然對農產品成本上漲的推動力很大。這與前一個壓力結合起來看,相當于天花板在往下壓,地板在往上升,于是中間的空間就越來越小,這是我們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第三大壓力就是中國是WTO成員國的挑戰。WTO成員國對農業的支持保護要受到WTO規則的約束,我們在入世之初,經過激烈的談判承諾,中國農業微量許可的補貼是8.5%,這個8.5%有兩個含義,第一個含義是對農業的全部補貼不能超過農業生產總值的8.5%。第二個含義是對敏感農產品的補貼,糧棉油糖這些被定為敏感農產品,對這些敏感農產品的補貼,每一種農產品的補貼數量不能超過這個品種自身生產總值的8.5%。坦率的說,我們在谷物、大豆方面的補貼,按照WTO規則的算法,基本上已接近8.5%的邊緣,我們對棉花的補貼,甚至已經超出了棉花生產總值8.5%的上限。最近美國的棉商棉農又在糾集其他國家的棉商棉農,準備向WTO起訴我們對棉花的補貼突破界限。這就是說,國家即便有能力想給農民更多的補貼,但是有WTO規則限制,很難辦。于是我們就必須想辦法調整補貼政策,因為WTO既有黃箱補貼,又有綠箱補貼,黃箱補貼就是這么一個8.5%的量,我們的農業去年占到整個GDP的10%左右,去年GDP總量56萬多億元,農業的GDP大概是5萬6千多億元。但WTO口徑不包括林業、漁業,把這些扣除的話,就沒有這么大,大概是不到5萬億的農業生產總值,按8.5%計算,整個補貼就是4000多萬億;那么對于糧食的補貼(實際上補貼包括大豆在內),也可以算,一萬兩千億斤糧食,生產總值加在一起,算1.2元—1.3元一斤,大概生產總值15000億元左右,按補貼8.5%,整個補貼額就是在1300億元左右,去年我們實行的四補貼(種糧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補貼、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綜合補貼),現在已經達到1700億,當然這里頭還要扣除對棉花和糖的補貼,這說明糧食補貼再增加的空間也很有限。
我們要進一步研究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到底采取什么措施?國際上一個通行的辦法就是把對農產品的價格補貼轉化成對農民的收入補貼,轉到收入補貼之后,就進入綠箱,就沒有限制。我們現在也正在考慮這個,為什么要在新疆對棉花,在東北對大豆實行目標價格補貼,就是想把補貼從價格中分離出來,讓價格根據供求由市場來決定。對農民賣的農產品價格低于目標價格的這塊差額,由政府進行直接的補貼。當然這里有很多博弈的東西,因為各國的利益都糾結在這里,美國希望能夠打開中國的農產品市場,更多的進入,所以從他們的角度來看,你要守住你現在的關稅配額,而他還要讓你進一步壓下去,我們現在在這方面也面對著比較大的壓力。同時,國內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之后,財政收入的增長也進入新常態,過去財政在高速增長的情況下,每年都拿出這么多錢來用于各個方面的支持和補貼,2003年的時候,整個國家的三農支出是2300多億,今年我們對三農的總支出達到13700多億,這幾年來,每年的增長是很快的。但是隨著經濟增速的減緩,整個經濟運行進入新常態之后,這方面也會發生一些新的變化。所以農業支持保護制度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第四大壓力就是農業的生態環境系統已經難以承受當前這種生產方式的壓力。過去為了解決大家吃飽肚子這個最基本的問題,所以采取了努力追求糧食產量增長這樣一個目標,在這個目標下,我們取得了成就,但是也付出了代價。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的時候,全國使用的化肥,折純量不到800萬噸,現在使用的化肥已經超過了5900萬噸。我們每公頃土地使用的化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以上,于是造成的土壤和水體的污染都在不斷的加劇。我們現在每年使用的農藥大概在180萬噸左右,有關部門的測算,真正能夠作用于作物發揮作用的比重不到30%,70%在噴灑過程中都噴到了地上或者飛到了空中,帶來的污染也很嚴重。現在我國每年使用的塑料薄膜大概在240多萬噸,但是每年能夠回收的不到140萬噸,那就意味著每年有100萬噸以上的塑料薄膜殘片遺留在土地里頭,這些都會帶來污染。更何況還有整個水體的污染或者水源的短缺,還有其他方面如工業的污染、大氣的污染等等。應該說,農業的生態環境所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這就迫使我們必須盡快的考慮轉變農業的發展方式,否則資源環境是難以承受的。中央從今年開始已經啟動對污染的土地、超采的地下水、水源的源頭等采取一系列保護和修復的政策,正在采取這方面的行動。
第五大壓力就是農業科技的實力不強。這個壓力應該說是很明顯,一方面要看到以袁隆平院士為代表的杰出科學家在某些領域確實處在世界的前沿,甚至領先,比如說雜交稻育種我們絕對處于世界的領先地位。但是在更多的農業科研方面,我們還是落在人家后邊。別的都不說,我們今天這個會,是講科技進步、國家糧食安全,但很重要的一條,可能更多關注的都是種業的發展。我們的種業雖然也有很大進步,但與國際的發展水平相比差距還是非常大的。據有關部門的統計,國內的種子市場正在逐步的被國外的公司占領,比如說2001年的時候,國際品牌的玉米種占國內市場的份額不到1%,但到2013年已經超過了12%。甜菜的種子,國外品種現在占據國內市場的96%,向日葵種子占了60%,胡蘿卜種子占了50%,整個蔬菜種子占了13%,而且還有進一步擴大的態勢。國內的種業應該說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小、散、弱的現象還并沒有能夠很好的克服。國務院對這個問題高度重視,2011年,國務院專門發了文件,提出了指導種業發展的意見,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又進一步發出了引導種業體制改革,實行體制創新的意見。這些年來,種業發展的速度也在加快,比如我國注冊的種業企業,2011年是8700家,在這些文件的指引下,經過整合重組等,到目前為止縮減為5200家,減少了3500家。但是總的來說,我們這個國家要得了5000多家種業企業嗎?正是這樣的力量分散,造成了大多數企業都沒有足夠的創新能力。農業科技的發展,種業是最重要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如果不加快這方面的體制改革,推進這方面體制機制的創新,不改變我們這種科技上不強,甚至在相當多方面滯后的局面,我們整個農業在國際上被動的局面就很難改變。
第六大壓力就是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和市場化程度比較低。農業生產成本的提高,其實和農業組織化程度、市場化程度也有相當大的關系。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要推進各個方面的改革,農業的組織化程度、市場化程度、農業經營體制的創新等,各地也都在大踏步的向前推進,當然我們還面臨著很多現實的困難和問題。我們中國所面臨的很多困難和問題,確實具有國情和發展階段的獨特性,全世界具有中國這樣國情的國家并不多。比如說中國人多地少,因此土地經營規模很小,由此也導致了農業勞動生產率低下,農產品缺少價格優勢,沒有競爭力。對此有不少人提出,抓緊擴大規模,就是土地流轉集中實行規模經營。但是誰都知道,地的背后是人,如果不能夠讓農民轉移走,轉移到城鎮,轉移到二三產業,讓他們去獲得更好的收入,有更好的生活條件,而是強行的土地流轉集中,那無異于歷史上的土地兼并,就會引出非常多的問題。有人講美國的農業制度好,我也承認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比如說目標價格制度,目標價格制度在美國是非常成功的制度,政府確定一個目標價格引導農民,生不生產是你自己的事,但是生產出來了,賣的價格高于目標價,那農民就賺了,賣的價格低于目標價,這個價格差由政府對農民進行補貼,這個政策在美國和其他一些農業發達國家都很成熟。但在中國做這個事情就非常復雜,原因是什么呢?現在全國的承包農戶數量是多少?2.3億戶,但是美國家庭農場的總數是200萬個,中國農戶的數量是美國農戶數量的115倍,同樣一件事你去做,把錢補到一家一戶,這個工作量、成本在中美之間要差多少?不講中國國情行嗎?關于土地流轉和擴大經營規模,到今年6月底,全國家庭承包的土地已流轉了3.8億畝,占農戶承包土地總面積的28.8%,流出土地的農戶,有5900多萬戶,大約占所有承包農戶的四分之一。根據第二次土地詳查,我國耕地面積是20.2億畝。現在又說農村土地流轉面積3.8億畝,占農戶承包地總面積的28.8%,這些數字就對不上了。但并不是說故意在造假,全部問題就是我們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的土地面積是由各地一級一級報上來的,依據是這個地交不交農業稅,交農業稅的地就報上來了,所以1995年統計的耕地面積是14.2億畝,其中有13億畝是農戶家庭承包經營。但是,1996年完成第一次土地詳查之后數字就不對了,全國總耕地面積是19.51億畝,比原來說的14.2億畝多出5億多畝地。但其實地沒有多,都在那里種了,無非是過去沒有納入統計。到2012年完成第二次土地詳查,土地面積是20.2億畝,不僅沒減還增了,其實所有的地都在那種著。這次的增加除了有些客觀原因,比如說有些森林的邊緣、草原的邊緣以及新的開荒,最重要的差別就是技術手段的差別。第一次土地調查的時候,95%是用的人工入戶拿皮尺測量,第二次土地詳查99%用的是衛星、航拍、遙感這些技術,所以精度不一樣。就按20億畝耕地算,2.3億戶承包,一戶人家就是9畝地,那么現在流轉了28%,就是說現在在從事農業種植業生產的農戶,總量大概是1.8億戶,有5000萬戶農民的承包土地給人家種,1.8億戶的農民種20億畝地,那也就是每戶種11畝地,如果擴大一倍,每戶人家能夠種20多畝地,就要減少一半的農戶。減少一半的農戶上哪里?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能強迫。所以總書記特別強調,土地的流轉不能搞大躍進,不能搞強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揮,不是流轉越快越好,規模越大越好,而要根據城鎮化的推進程度和勞動力的轉移情況,要根據農業技術的進步水平、根據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提高水平來確定。
四、中國農業未來發展的展望
對中國未來農業的發展,很重要的一條是要確立基本的概念,就是有多少人能種多少地,這是一個很基本的問題。我們現在13.6億人,城鎮化率53.7%,留在農村的人,還有將近6.3億。專家們測算大約2030年前后,中國的總人口將會增加到15億左右,如果說那時候我們的城鎮化率達到70%,就是說居住在城鎮有10.5億人,居住在農村的還有4.5億人。這4.5億人是個什么概念?這是2030年前后的預測數字,離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日子已經過去了80年,打開歷史的統計資料看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時候,是5.6億人,其中農村人口4.5億,經過80年的努力,可能農村人口還是4.5億。所以我們在向世界各國學習借鑒的過程中,確實要重視人家對我們有用的東西,但照搬是很難做得到的。我一直認為,世界上的兩種農業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就是傳統國家的農業和新大陸國家的農業是沒有辦法作直接比較的。傳統國家的農業由于發展史漫長,人口繁衍的多,結果就是人多地少。特別是亞洲、中東、西歐一些國家的農業發展歷史長,在中國,黃河流域的農業有八千年以上的歷史,長江中下游的農業至少有七千多年的歷史,因為人口積聚的多,所以人均耕地面積少,形成了有一種自己特點的農業。而在新大陸國家,地理大發現之后,才被歐洲移民逐步逐步的占領,逐步逐步的發展農業,移民到那里大規模開發農業只有300來年的歷史,因此那里人少地多,形成了獨特的一個家庭農場可以耕種幾萬畝土地的局面。這兩種不同的農業,又引起了農村社會方面的很大不同。中國的農民,亞洲的農民,由于人多地少,所以大多數都集聚村莊而居,相互守望,相互幫助,這是傳統國家農業的基本特點,它有一個復雜的農村社會結構,以村莊治理為中心的復雜的農村社會結構。但到新大陸國家去看,南北美洲、澳大利亞,不要說村莊,一個農民家庭自己經營一個家庭農場,他連鄰居都沒有,因為他耕種一大片土地,而且一個農場不能光是耕地,也有草地、水源、森林,再加上道路等等,所以新大陸國家一個標準的生產糧豆的農場,往往有2萬畝左右的耕地,實際占地面積往往就是三四萬畝地,三四萬畝地的范圍之內,只有一戶住在那里,所以別說是村莊,連鄰居都沒有,那里的農村社會結構就和傳統國家農村社會結構非常不一樣。
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有很多東西值得向國際上去借鑒,但是也有很多東西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國情出發,必須堅守我們自己的發展道路,這是非常重要的。正是面對這一系列新的挑戰和問題,所以中央如此重視研究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并且提出了關于糧食安全的新的思路,實際上中央非常清晰的認識到,農業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面臨著很多新的情況和問題,特別是有些新的情況和問題是我們前所未遇的,我們在這方面缺乏經驗和政策儲備。因此,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大踏步的深化改革。去年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后,中央陸續推出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措施。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措施有336項,中央農辦梳理了一下,其中直接和三農有關的,有50項左右,也就是在336項中有15%左右的任務是和三農有關的。大家已經感覺到,這些措施有的已經推出了,比如棉花和大豆的目標價改革試點,比如推進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引導土地流轉健康發展,再比如戶籍制度改革等,都在推進。
最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又審議了兩項農村改革的措施,已經都見報了,一項就是引導土地流轉健康發展,這個文件由中辦和國辦共同發出,很快還會制定一個關于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的文件。最近還有些重大的農村改革政策正在積極研究和申報程序之中。比如說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征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經營型建設用地入市、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方案,都在抓緊進行。取得一致意見并經中央審定以后,也會推出試點方案。再有大家比較關注的,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農民住房財產權的抵押擔保轉讓,有關部門正在征求各方面的意見,抓緊制定這方面的試點方案,經過批準之后,都會盡快的發出。
大家都知道,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總書記與黨和國家其他領導同志特別強調,一方面必須大力推進全面的深化改革,另外一方面又強調重大改革必須有法有據,因此三中全會之后,時隔一年中央又召開了四中全會。應該看到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這兩個重要的決定,是一個姊妹篇的關系,三中全會提出了大量的深化改革的任務和要求,但是怎么能確保這些改革能夠健康的推進在法治化的軌道上?顯然改革需要法律提供制度保障,所以才有了十八屆四中全會這個決定。在推進改革過程中,既需要法律的引領和保障,同時法治建設本身也需要大踏步的深化改革,所以四中全會又提出了關于法治建設的180多項改革任務。也可以說,我們當前面臨的改革任務是極其繁重的,怎么把中央提出的這些改革要求扎扎實實落實好,特別是在農村,能夠落到村落到戶,能夠真正起實效,這是我們當前需要認真研究的大問題。
結合起來,我覺得在推進農村改革不斷深化的情況下,需要不斷的去發現我們現在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我們也正在研究明年的農村工作要求怎么提?如果中央還同意明年繼續發布一號文件,這個一號文件該怎么寫,各個方面大家都在思考都在研究。明年的工作任務,特別是從生產角度去講,我們提了這么五句話十五個字。第一句話就是調結構。我們的生產結構現在這樣子搞下去,確實有問題,比如我們現在整個農業的生產,在北方看得最清楚,種大量的玉米,把玉米收下來做成飼料,可不可以考慮用一部分玉米直接作為青儲飼料,不再僅僅收儲子粒,而是把整個玉米作為全營養體來看待,專家測定,這樣的效率可以提高,至少翻一番。但這個事為什么推不動?因為青儲飼料不好算作糧食,說產了這么多飼料,糧食產量下來了怎么辦?這對縣市的領導壓力很大,這么一個技術問題就把這么大一件事情給阻礙了。所以要通過各個方面的改革去推進結構的調整,使有限的資源能有更高效的利用。第二句話就是提品質,我們不僅要求農產品產量穩定,有些品種還要不斷增長,但是更重要的是品質,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農產品品種質量的要求,顯然是越來越高。第三是要想辦法增效益,再不想方設法提高農業的效益,可能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會越來越受影響。第四是保安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確實壓力很大,對消費者來說產生了很強的心理上的陰影。所以要通過我們的努力,把農業標準化落到實處,讓提供市場的農產品在質量安全上更有保障。第五句話就是可持續,中國的農業不僅要為我們這一代著想,而且要為子孫后代著想。我們應逐步把中國農業引領到這樣一條道路上,這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往前發展一定會有很多艱難險阻要去克服,但是說到底,非常重要的就是小平同志早就講過的,農業問題的解決從根本上講還是要靠科技。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第二屆隆平論壇非常重要,就是通過科技的進步來實現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目標,這是我們所有的農業工作者,包括農業的科技工作者、農業的管理者、農村社會科學研究者,應當共同努力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們應當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