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我國糧食總產58957萬噸,其中稻谷20429萬噸,小麥12058萬噸,玉米20812萬噸,三大主糧占90.4%。近9年來,我國糧食連續增產,累計增產15890萬噸,年均增產1765萬噸,增量主要來自稻谷、小麥、玉米。一個客觀的事實是,連續九年增產后,主糧繼續增產有難度。
首先,良種良法短期增糧空間已不大。以玉米為例,據玉米遺傳育種專家戴景瑞介紹,通過實施種子工程,選育推廣高產、優質、多抗品種,9年間,單產從640斤提高到764斤。目前,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已超過95%,已近飽和。
其次,化肥增糧效果越來越差,負面效應越來越大。我國糧食連年增產,化肥功不可沒。據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蔣高明介紹,我國農田施用化肥較多,耕地肥力下降,目前全國土壤有機質平均不到1%。較大比例的農田土壤不同程度酸化。
最后,糧食增產受水資源制約越來越大。據國際灌溉與排水委員會主席、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高占義介紹,農業灌溉是用水大戶,約占全社會總供水量的70%。據測算,每畝春玉米需耗水400噸,夏玉米約250噸,每生產一斤玉米約耗水1000斤。我國水資源匱乏,全國年均缺水500多億立方米。我國33%的農業灌溉水要從地下超采。在水資源短缺的情況下,增糧難度越來越大。
前不久,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北京共同發布了《2013-2022年農業展望》,報告中預測,未來10年,中國糧食消費每年將增長1.9%,但糧食生產的年增長率只有1.7%。在供給緊平衡的形勢下,尋找新的糧食增長點,可謂迫在眉睫。
薯類增糧前景好
和三大主糧比,薯類首要優點是可利用冬閑田。
“在種植面積上,中國的薯類作物接近1000萬公頃,其中馬鈴薯約540萬公頃,甘薯400多萬公頃。在生產總量上,2012年全國產鮮薯約1.7億噸,折糧3400萬噸。”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主任盧肖平說。南方有冬閑田1600多萬公頃,種薯不到65萬公頃,僅占冬閑稻田的4%左右。如果這一比例能夠提高到10%,就可增加冬作薯類近100萬公頃,即使增收1500萬噸,也能折合糧食300萬噸。
薯類第二個優點是增產潛力大。目前,我國水稻、小麥、玉米一般畝產在1000斤上下,馬鈴薯畝產約2100斤,甘薯約2700斤。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加緊攻關,計劃在2020年,實現水稻畝產1000公斤,實驗室增產幅度為1倍。小麥、玉米可預期的增產潛力與水稻大致類似。薯類作物增產潛能如何呢?這里有幾個數字。高淀粉甘薯目前普通畝產可達1萬斤,是全國甘薯平均畝產2700斤的2.7倍。在黑龍江省克山縣標準化地塊,馬鈴薯畝產已達4.2噸,是全國平均單產的4倍。
薯類第三個優點是適應性強,抗旱節水。薯類耐瘠薄,耐干旱,具有良好而廣泛的適應性,可以在許多作物不宜生長的環境中生存,并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我國南方濕熱,貧瘠梯田可廣種甘薯。西北干旱缺水,可廣種馬鈴薯。“研究證明,1噸水只能生產1公斤小麥、0.5公斤玉米,但可生產幾十公斤馬鈴薯。”盧肖平說。
薯類第四個優點是經濟效益高。據黑龍江省克山縣馬鈴薯辦公室副主任王子順介紹,馬鈴薯每畝純效益1000元左右,是玉米的2倍、大豆的5倍。如果種的是種薯,效益更高,每畝可達3000元。陜西秦都發展紅薯種植2萬畝,每年為群眾增收6000余萬元,畝均3000元。
諸多問題待解決
雖然增糧潛力很大,但薯類生產仍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是消費習慣。薯類兼有糧食、蔬菜、飼料等功能。目前世界上已有70多個國家,把馬鈴薯列為主食,然而在我國,人們習慣上仍以稻米、小麥為主食。“我國人均年消費量只有30多公斤,不到一些發達國家人均消費量75公斤的一半。”盧肖平說。
其次,機械化耕作率偏低,專業機械亟待開發。薯類長在土里,收獲需要挖出,勞動強度大。據測算,人工收獲一畝紅薯,單人至少需要3天,而且破損率較高。如果用小四輪拖拉機或牲畜牽犁收獲,則收凈率較低,效率也不高。因此,薯類最需要大馬力農機。然而據農業部最新數據,目前全國薯類機播、機收水平分別僅為19.6%、17.7%,遠低于其他糧食作物。農業部調查了379個用戶,涉及24家生產企業的28個薯類農機產品型號,發現部分機具對種薯規格、土壤質地、肥料性狀適應性不高,易出現漏播現象。
最后,儲藏問題也很突出。薯類含水高,難儲存。就此,產薯大縣河南襄城農業部門曾作過調研,發現農戶主要采取露天堆放、簡易地溝貯藏、通風窯貯藏等傳統方式,黑斑病、軟腐病、莖線蟲病、熱害、冷害、水害多發,全縣每年產后損失近萬噸。國家應盡快扶助地方,建設電子控溫貯藏庫、臭氧滅菌貯藏庫。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種植國,面積達400多萬公頃,總產1億噸,分別占世界的50%和80%。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年總產9000萬噸,接近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單產不到發達國家水平的一半。薯類增糧可謂前景無限,亟待開發。